2018年8月20日

國小特教轉銜秘辛-王衍娜特教老師文

孩子鑑定安置後,好像就沒事了等開學⋯才怪!要做的事情好多好多。但,身為家長的您~先不要瞎操煩⋯尤其是打聽老師,外面八卦多風雲⋯啊!

其實校方也是很緊張

行政:安排適切教師、免常態編班、酌減人數、輔具移撥、安排教室等⋯在還沒與特教個管師接觸前,都可以向特教業務承辦人(特教組長)詢問與諮詢。

每年八月學校教師重新編配、進行新生編班後,感覺被蓋上「小一」的大印,你就變一年級了,不再是幼兒園的小朋友了⋯恭喜你!這成長的印記。(就算不想也不行囉⋯-硬給!)


導師:記錄簿上就會出現客戶名單,導師會利用暑假期間閱讀資料、電訪家訪等形式與家長聯繫、準備客戶們開學物品、資料,每個老師準備的方式不太一樣,但期待迎接寶貝的心一樣緊張(誤)開心。還會與特教老師一同召開IEP會議(超重要

(此時導師們超驚慌阿~~尤其要迎接新客戶的同時,還得先把店面整頓乾淨,購進或安排與客戶的見面禮,最重要的再三確認客戶都會加入!據說只要有一個連絡不到,導師就會焦慮到把中元普渡的食物全部吃光(驚)😩

😄特師:參考鑑定報告並與特教小組討論,擬排課程(抽離、外加)、討論課程需求(國、數、特教需求),編配個案管理者(很重要的特教窗口),與導師和家長聯繫召開IEP,確認課程服務、設計課程、申請相關服務⋯迎接新客戶

(八月底開始,學校將為孩子召開『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IEP會議),親愛的爸爸媽媽們要記得出席喔!)

各校開學方式大不同

開始了!寶貝要入學了!在入學前,大多數學校會有入學儀式(活動)、新生入學輔導座談⋯這一天就是寶貝們跟老師的第一次見面(很刺激喔!)

家長會被請去聽學校座談(這很重要喔!校長和四處室主任有事務傳達和宣導)。寶貝要入學了爸爸媽媽心情也是五味雜陳,擔心的情緒會時刻出現⋯要請家長放心,那是不可能的,但是盡量表現一下啦!😁

距離開學還有一點點時間,我可以...

就從愛上校園開始...
1.帶著孩子去認識校園
2.帶著孩子去看看國小生活
3.帶著孩子到國小的各個角落去玩一玩
4.給孩子一個小期待
5.跟孩子有個小約定

踏出成功的第一步
事先瞭解國小生活作息情形,比較其與幼稚園生活的差異,並與孩子做討論~~

*要抄聯絡簿
*上課要坐在椅子上40分鐘
*沒有點心時間
*要參加學校的集會及朝會
*要轉換班級上課
*中午睡覺要趴著睡
*冷氣(真的~~~是真的~~~尬的是真的~~)

新入學或新入(升)班

1.熟悉未來學校的生態與作息時間:幫助孩子熟悉校園環境、建立作息常規及自理能力,上下學時間、接送方式,做好入\開學的準備。

2.建立親師聯繫管道:先等待導師聯繫約面談或電訪。假若在新生入學活動前(或開學日一周內)未接到導師電話,請記得在上班時間致電學校(註冊組)詢問,或利用時間拜訪未來的老師、特教業務承辦人員、特教老師,並取得聯絡方式。

📞詢問小撇步...「老師您好!我是XXX孩子的爸媽,擔心在入學資料上電話號碼有誤,加上至今還未接到導師電話,能否轉達一年O班老師,我留下號碼,再請老師與我們聯繫。」

3.提供學校或老師有關孩子的資訊:可利用書面資料、口頭拜訪等方式,提供學校或老師顧客有關的資訊,如疾病或用藥、緊急處理或行為安撫等。當孩子需要大人幫助時,能用適當的方式尋求協助。教導孩子需幫忙時,該如何向人求助。

提供小撇步:把孩子的特質與需求條列註寫清楚,並提供面對客戶發生問題行為時的成功經驗,以方便對話時能聚焦。

4.參與IEP會議:
特教教師針對客戶的特教需求,並匯集導師、家長(提供孩子發展及平時生活表現,孩子在校適應的課程及生活需求)、相關人員建議,提出課程\服務等討論事項,其目標依適應與需求中隨時可調整與增減。

IEP會議依法規之規定必須在期初、期末召開,但有時會視顧客需求會以各種形式召開(如:個案會議),針對客戶需求討論。請家長盡量撥空親自參與孩子IEP會議,會議中討論孩子特教需求與服務,以及協助執行及檢核IEP,了解學校及特教提供給孩子的相關服務。

5.主動了解學校各項規定:
了解就學時間、午餐方式),任何的生活訓練(如廁、飲食、整理)皆在自然情境中訓練,建立規律生活、養成運動習慣、均衡的飲食等習慣上需要逐步調整。提升或維持孩子的體能狀況,正常上學需要體力參與活動。降低對照顧者的依賴,訓練孩子聽從簡單指令,減少參與團體的困難

6.和孩子一同準備學校課程或活動需要用品
利用口頭、肢體提示、示範等方法,教導孩子整理書包、文具、換洗衣物、作業….等。幫孩子維持整潔、舒服的外觀, 給他人好印象,也提高孩子被接納的機會。養成負責習慣,家長配合與信任,當老師的補給站。

轉銜時出現困難

1.剛開學時,孩子會有適應上的小問題是常見的, 孩子進入新環境,因適應能力、環境要求的不同,即使有萬全的準備仍然有可能出現困難。

2.檢視問題原因,從環境、作息、活動等逐漸檢視孩子容易出現不適應的原因,並嘗試一些策略幫助孩子適應。

3.尋找資源或支持, 拜訪老師、回診,或向輔導處、基金會尋求協助。
請參考
4.孩子的感受是最直接的反應, 無論是欣喜或挫折都是成長重要的歷程,建議爸爸媽媽保持理智、冷靜的態度面對唷!

5.溝通的要素與衝突的解決,與老師面對面的溝通、與其他家長聯繫、參與家長會或關心學校事務。無法解決困難時,可向學校行政、特教中心、教育局等行政主管單位反映,尋求第三方與協調。

得到新的環境,開始與過去不同的生活⋯即將大展開,還不能說不要。爸爸媽媽可要穩定軍心啊⋯切記別慌張,保持愉悅的心情(爸媽笑小孩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