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帶著飼料和罐頭走遍附近街道、公園。孩子堅持要乾淨餵食,不留殘食,收拾環境。他的細心與紀律,讓我很佩服。
有一次,孩子堅持要走進更裡面的公園。我還嘀咕:「裡面哪會有貓?」結果真的出現一隻小貓!孩子替牠取名「皮卡丘」,因為牠快速又可愛。從那天起,我們風雨無阻去餵牠。
幾週後,皮卡丘已經會主動跑過來蹭我們。孩子很想領養牠,但考慮到家裡情況(住一樓、有失智長輩),最後還是只能餵養。
隨著皮卡丘長大,我們遇到第一個挑戰:結紮。志工帶來籠子時,孩子很生氣,他認為這樣不自然。那晚,爸爸花了一整晚安撫和溝通。後來我才明白,應該先和孩子說清楚。
孩子還幻想過皮卡丘生寶寶,我也慢慢和他分享 TNR 的觀念。TNR 是一個在照顧流浪貓領域常見的觀念,全名是 Trap–Neuter–Return(捕捉、結紮、回置)。核心精神在於:
1、Trap 捕捉: 將流浪貓以安全、不傷害牠們的方式捕捉起來。
2、Neuter 結紮: 帶去獸醫院進行絕育手術(公貓結紮、母貓結紮),同時通常會打疫苗、驅蟲,並做耳尖剪(在耳朵尖端剪掉一小角,作為已結紮過的標記)。
3、Return 回置: 手術後恢復健康,再放回原本的生活地點。因為流浪貓對原生地有強烈領域性,放回能避免新的未結紮貓大量移入。
幾個月後,皮卡丘順利結紮,並被善良的人領養。我們還能去探望,孩子也因此有機會和陌生人互動,被誇獎懂事。
我看到了孩子透過餵食浪貓,帶給他正面能量,持續負責,有耐心,現在貓咪看到他,都會衝過來蹭著他,他也會摸摸牠們,給予關懷跟照顧,這當中的情感交流,很令人動容。
孩子說,貓咪好像是他的朋友的感覺,他的生活也因為貓咪們而更豐富多彩,感受到這股正面能量的氛圍,我也非常開心。
而且現在爸爸跟弟弟都會幫忙餵食來家裡喵喵叫的浪貓,因為餵食浪貓,讓家更溫暖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