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如此,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gence)實際上的確會為當事人帶來挑戰,它在反映出人類思考、學習與創造力上多姿多采的同時,也反映著各式不可忽略的生理特性,這些生理特性有時的確會帶來人生中巨大的困難;它也許具備有祝福的本質,但無疑它也帶來了障礙、挫折、以及徒勞。
多樣的神經發展偶有跨領域的時候,在錯綜複雜的腦迴路上相遇相識,𢹂手共行,這些特別中的特別,我們稱之為共症。 研究指出,大約有 10% 的人口具有 ADHD,而在自閉症者中ADHD的比例則約 40% ,有些研究甚至認為可能高達 70%。相反地,雖然只有約 2–3% 的人是自閉症者,但在 ADHD 族群中,約有 20–50% 同時具備自閉特質。
當ADHD 與自閉症共存時(我們現在叫它AuDHD),個體的行為表現、感知經驗與支持需求都會更加多樣且複雜。 由之前的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有 ADHD 的人比一般人更有可能同時具有自閉特質;同樣地,自閉症者也比非自閉者更容易出現 ADHD 的特徵。這顯示兩者之間的關聯相當密切。
然而,在 2013 年以前,《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明文規定自閉症與 ADHD 的診斷不能同時出現在固定某人身上。但在現實世界中,即使有這樣的限制,當時的臨床研究仍舊發現,同時被診斷為自閉症與 ADHD 的共病率,在某些研究中高達 45%。 這樣的結果意味著即便醫療系統不允許雙重診斷,臨床上仍可能有近一半的個案,顯示出特質並存的情況。
這也讓我們在後續的研究與實務上,逐漸承認 AuDHD(同時具有自閉與 ADHD 特質者)的存在,並開始探索這類群體的獨特需求,他們的優勢與困難,可愛和不足。
1. 注意力上的差異(容易分心或難以持續專注)
2. 不典型的動作和行為(如坐立不安、重複性動作或自我刺激行為 stimming)
3. 社交互動上的困難
4. 學習方式上的差異
此外,這兩個族群都明顯伴隨有感官敏感的特性,例如對聲音、光線或觸覺特別敏銳。
不過,儘管這些特質部分重疊,目前的研究仍指出:ADHD 與自閉症是兩種獨立的神經發展狀況,不屬於同一神經譜系下的不同表現。
因此,縱然有時家長或教師會以為「孩子只是太活潑」或「太容易分心」,但實際上,必須觀察行為的原因與模式,確定這些行為是否可以忽略,而之後,在不能忽略的情況下,了解 ADHD 與自閉症的區別,並找出更合適的支持策略。
若孩子同時展現出專注困難與對環境過度敏感的情況,在某一刻,也許必須考慮共症的可能,並尋求醫師的幫助。專業評估可以協助我們釐清特質來源,提供更合適的支持與介入方式。
由於症狀重疊,同時具有自閉症與 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人,通常都在許多歲月過去之後,才找到自己遺失的那一塊診斷名。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這些「不完全符合單一診斷框架」的表現,通常受到忽略或誤解;也通常,錯失了許多介入的時機。
其次,同時具有自閉症與 ADHD 的人,在以「神經典型」(neurotypical)為主的世界中,更可能面臨額外的挑戰。
由於這個世界的設計多半是以「神經典型者」的大腦為出發點,許多自閉症者、ADHD 者、或兩者兼具的人(AuDHD),在日常生活、工作、財務及其他面向上,都需要額外支持。
傳統上,針對自閉症與 ADHD 的「治療」往往著重於讓這個人看起來(或表現得)更像一般人,而非以理解他們實際上的需求為出發點。但是其實,這樣的態度經常帶來較高的心理耗損與創傷反應,因此越來越受專業人士與倡議團體的重視及改變。
現今的支持方向,不再鼓勵 AuDHD 者掩飾或壓抑自身特質,而是致力於打造一個能滿足他們需求的環境,讓他們無須偽裝(masking)也能自在生活。傾聽自閉與 ADHD 當事人的經驗與聲音,根據他們認為有幫助的方式來提供支持,是建立真正包容環境的關鍵。
「AuDHD」並不是正式的醫學診斷名稱,但卻是目前相當普遍的一個用語,用來形容同時具備自閉症(Autism)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特質的人。
對於一些熟悉自閉症但不太了解ADHD的人來說,可以這樣理解:
ADHD者通常被描述為有「注意力缺陷」,但實際上更貼切的說法是——他們有一種「過度注意」的特質。ADHD的大腦會同時接收到大量刺激,這些刺激彼此爭奪注意力,反而讓他們難以專注在單一事物上。這裡要注意的是,ADHD者遇到自己極感興趣的事情時,他們會進入「超專注(hyperfocus)」,並且「超難放鬆專注」的狀態,這與自閉症者非常相似。
所以,如果你曾經以為自己「不可能有ADHD,因為我可以超專注」,那麼現在不妨重新思考——也許你其實屬於 AuDHD。 而且這個新名字,其實也並不會影響你飛翔時的姿勢喔!
................................
11/12(三) 9:00-12:00提恩如老師《當自閉與過動共存時:可使用策略及理論》視訊,可看錄影回放
▉課程目標▉
介紹自閉與過動共存教養時的可使用策略,並輔以實例,使能融入日常生活。
▉講師介紹▉
提恩如老師是自閉兒家長,也是早療專業人員、美國特殊教育代理老師、和特殊教育評鑑口譯員。服務早期療育及特殊教育界已近二十年。
▉參加辦法▉請填寫表單並繳費。 https://forms.gle/GYGaHNA7GTj7NJJH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