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

如何為拒學的孩子找家教, 啟動學習動機的三大策略

許多父母在為拒學孩子找家教時,會陷入「趕進度、補落後」的迷思。然而,對拒學的孩子而言,我們需要調整策略,將重點放在「重新啟動他對學習的動機」

以下我為國中拒學的兒子找家教,點燃學習火苗的「心」法

1. 重新找出學習動機:從「心」出發,連結興趣與學習

對拒學的孩子來說,「上課」本身可能就代表著壓力與挫敗。這時,如果家教老師只是一板一眼地教課本內容,往往適得其反。

A、發掘孩子的亮點: 先與孩子充分溝通,找出他真正感興趣的領域,或是他表現出色、獲得成就感的科目。哪怕只是電玩遊戲、運動戰術分析、或是對某個歷史事件的獨到見解,這些都是切入點。

B、從強項科目入手 如同您所想的,從孩子擅長的科目開始,能有效建立他的自信。當他在某個領域感到「我可以做到」,這種自我效能感會蔓延到其他領域。家教老師可以把這個科目當成一個「安全基地」,讓他重新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而不是無止境的挫敗。

C、玩轉學習: 將學習與孩子的生活經驗結合,例如利用遊戲中的數學概念、讓孩子覺得學習是有趣、實用且與他相關的,而不是死板的任務。

2. 運用學習典範:找在學的老師,點亮前進的燈塔

找一位「在學的家教老師」,尤其是年齡與孩子差距不大的大學生或研究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A、榜樣的力量: 這些哥哥姐姐們,本身就是努力學習、成功升學的典範。他們可以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大學生活,讓孩子有機會看到更遠的未來,這遠比家長單純的說教更有說服力,也能讓孩子對未來產生憧憬。

B、建立亦師亦友關係: 年輕的老師更容易與國中生建立起同儕般的信任與情感連結。(他們可能經歷過相似的學習階段,更能理解孩子的心情和困境。)

3. 有信賴基礎減少尋尋覓覓

我請朋友介紹可信賴的老師,而非盲目從家教網搜尋,原因是

A、安全感與信任感: 對於拒學的孩子來說,一個陌生人進入其私人空間進行「補習」,本身就可能造成壓力。透過朋友介紹,我得以先知道這位老師的初步狀況,降低孩子的戒備心,加速建立信任關係。

B、初步篩選的品質保證: 朋友的推薦,通常代表著對老師人品、教學態度和責任感的初步認可。這比單純的學歷或資歷,對拒學孩子來說更為重要。

如果以為這麼做,孩子就會變得陽光、積極、對生命充滿熱情,不,不,老師還是會一直請辭,我們還是得多次尋尋覓覓。但請您相信孩子有機會被影響而漸漸的啟動哦!!

為拒學的孩子找家教,陪伴者需要大量的耐心與彈性。初期,上課的效率、時間長短,甚至根本沒有學到東西,但那都不是最重要的。家教老師的首要任務是讓孩子在課程中感受到安全、被接納、被鼓勵,並重新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拒學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短跑。當孩子的心門逐漸開啟,學習的陽光終將再次灑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