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3日

國小鑑定安置輔導以及縮短修業年限的常見問題/王衍娜特教老師Q&A(感謝林圈圈整理)

Q1:孩子為中重度自閉即將進入小學就讀,學校釋出的名額(特教生)有限,恐有找不到學校就讀之虞,該怎麼辦? 

A1:在開學前經鑑輔會鑑定通過的學生,會依照學生的學籍就讀學校。學生所屬學區內具特教班的學校應協助並予以學生入學(不應以沒有員額、設備不足、師資不足來拒絕家長),若學區內之學校沒有特教班,也會協助轉介到鄰近學校就讀。


☏、學生的學籍以戶籍為依歸,如果學生所屬學區之學校有特教班,就會就讀該學校;如果學生所屬學區之學校沒有特教班,該學校會將具有特教需求的學生安置至鄰近具有特教班的學校就讀(就近入學原則)。
☏、上述鄰近學校的特教班不應該以沒有員額、設備不足、師資不足、班級數不夠為理由而不接經鑑定通過的學生。每年五月校方會盤點各項軟硬體需求,而提報教育部審核,師資不足、設備不足、班級數不夠皆可於開學前提報教育局(補救補強與增設)。另外,經鑑輔會鑑定入學的學生基本上不受到員額的限制而無法入學。

給家長的建議:當孩子通過鑑定安置,已經知道孩子分配到哪個學校。於鑑定前(或鑑定中)、入學前,建議家長提前了解學校的狀態(需提早與校方聯繫,以便安排參觀,有些學校還可以試上一堂課),同時也讓學校了解鑑定安置的分配結果與孩子的特殊需求,讓學校有提前去處理與準備。

Q2:如何避免孩子通過鑑定安置,且依照學籍要入學,但是校方以設備不足與師資不足等理由表達拒絕入學?

A2:原則上校方不得拒絕孩子入學,如果有發生可以向校方詢問詳細原因,或是尋求教育部的協助。另外,為了避免未來孩子就讀學校的軟硬體設備無法符合孩子就學的需求,在鑑定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於校內評估會議中討論孩子未來就學的軟硬體需求,同時也可以與心評老師邀請未來入學的行政老師說明孩子的需求,並將需求納入鑑定報告中,以利日後入學的校方提前處理與準備。

Q3:當我知道自己的孩子有狀況時(學前入小一),請問如何進行後續的鑑定安置呢?

A3:關於鑑定安置詳細期程與說明,可以參考各地方政府特教資訊網查詢關於鑑定安置的相關說明(新北市特教資訊網網址 https://sec.ntpc.edu.tw/)。

當孩子需要學齡階段(國小)的特教服務,不管孩子於學前階段(幼兒園)有無特教資格,只要孩子在學齡階段需要以下的服務:教學課程、專業治療、輔具申請,必須需透過鑑定安置來做後續的安排與規劃。以111年新北市的鑑定安置為例,其流程可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收件申請、提報、派案評估、送件、鑑定安置會議、鑑定結果與安置。

一、 收件申請:

☏、申請資格:有三類對象,一身心障礙確認生、二未鑑定為確認生,但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證明或醫院的診斷證明或聯合評估報告、三學校評估有特殊教育需求。針對第三類對象,即便學前沒有接受過鑑定、也沒有身心障礙證明醫院的診斷證明或聯合評估報告,學校評估有特教需求還是可以收件。當幼兒園有觀察到孩子需要特教服務,或者家長自行觀察到孩子有相關的需求,也可至學籍所屬之國小向特教組長表明孩子需要評估特教需求。

註:特殊需求不明顯的孩子,可以請家長與導師保持聯繫,入學後經教學、觀察後也可以提出鑑定申請。

☏、收件期限:學前入小一的收件期限約為12月底(01梯次),不同梯次的收件期限不同,學前入小一可於01梯次與02梯次提出申請。

☏、收件資料:戶口名簿或戶籍謄本影本(必要文件,用來確定學籍)、鑑定安置申請表與意願書(必要文件,填寫學生基本資料與確認家長意願)、學校適應量表(必要文件,由學校填寫,適應量表可至國小索取或是網路下載)、學前鑑定文號(有則附上,身心障礙確認生可詢問幼兒園老師文號)、身心障礙證明或醫院的診斷證明或聯合評估報告(有則附,評估參考用)。

註:以新北市為例,在進行鑑定安置之前,鑑輔會會與家長召開工作會議,和家長解說鑑定安置的流程與說明。

二、 提報:

家長至學區學校輔導處特教組進行報名後,校方於特教通報網進行提報新增疑似生、提報鑑定安置,學前入小一可於01梯次與02梯次提報,01梯次的提報期限約為1月下旬,02梯次的期限以公文所載期限為主。

註:有些孩子在鑑定安置時亦會提出暫緩入學申請,01及02梯次皆能申請暫緩入學,但是僅01梯次可以優先入公立幼兒園,02梯次因為時程問題,無法安排優先入學。

☏、延伸問題Q3-1:進小學前才發現孩子有特殊狀況,原本孩子只是一的學生,也能夠提報鑑定安置嗎?

A3-1:是的,如果發現孩子有特殊需求,即便孩子在幼兒園階段為一般,也可以進行提報。但入學後,經過教學、觀察、輔導等導師與家長可共同討論後向輔導處提出,但不是一開始就直接鑑定,各校有各校入班評估流程,另外,雖然特教有提供個別化教育,但個別化教育並不是一對一的教育。學習以互動為主,學生間的互動也相當重要。

三、 派案評估:

當孩子要鑑定安置時,學校端會委請心評老師進行評估(請務必安排正式心評老師),評估的時候一般會由原學校的心評老師評估並完成相關報告。評估過程中,如果家長有新的資料,要請家長主動提供給評估老師,同時與老師討論孩子針對未來就讀的學校,相關軟硬體的需求與服務。家長可透過孩子與心評老師實體會談的機會,進入校園多多觀察未來的學校,藉此了解孩子未來的需求。評估時,部分會仰賴醫療端的資料,儘量檢附給心評老師參考,但不應該直接要求家長在時期內回醫院評估。

四、 送件:校方於三月~四月左右繳交相關表單與評估報告(詳細期程以各地政府規定為主)。

五、 鑑定安置會議:學校送件後,分區承辦學校與特教資源中心會召開鑑定安置會議,就孩子的相關資料如評估報告進行討論,並交由鑑輔會審議(四月~五月左右)。

六、 鑑定結果與安置:於鑑定完成後,會通知校方鑑定結果,校方根據結果安置學生。鑑定結果有三:學生可能取得正式的特教生身分或是疑似生的身分,或者不具特教資格。

☏、關於疑似生的說明

特教老師會針對前一次的評估與現階段的教學再次綜合評估,然後重新鑑定。如果疑似自閉症或是疑似情障這兩個類別,未來要再次評估轉換成正式生的身分時,除了特教老師、家長、導師或其相關輔導單位提供孩子現階段學習適應等能力外,亦會非常仰賴醫生的臨床診斷與評估,由醫療端來評估會比特教老師來評估會更為嚴謹(如自閉症),務必請家長提供醫院的診斷證明。

疑似生需要持續的審慎評估,持續追蹤。學校、醫院、家長三端的持續關心與追蹤對於疑似生是相當重要的,另一方面疑似生的身分也能讓導師知道應該在哪些方面注意與協助孩子(需要關注孩子與人互動時的狀況(身體敏感)、提前預告孩子狀況等)。如果孩子得到疑似的身分,我們需要留意孩子的狀況而非輕忽。

Q4:疑似生與正式生的差異?

A:相同之處: 皆會評估課程需求與排課。不論是疑似生或特殊生,學校端的老師或特教班老師皆會根據鑑定安置的相關文件,召開會議討論並安排疑似生與正式生所需的課程。

不同之處:疑似生通常於一年內再次重新鑑定;正式生的重新鑑定時程,可能是二~四年甚至轉換階段別時才會再次重鑑,不論是疑似生或正式生的重新鑑定日期皆以鑑輔會的時程為主。

同類型的疑似生通常一年內需要重新鑑定,以自閉症或是情障類的疑似生為例,通常會觀察一年後再次重新評估(以鑑輔會的時程表為主)。另外,學障生(疑似生),因為需要長時間的觀察與收集學生相關學習資料,所以重新鑑定的時間會再拉長(多於一年)。再次評估時會根據學校端、醫療端、家長端的資料而進行評估。在回診前,建議家長可以主動與特教老師詢問孩子現階段在校的發展狀況並於回診時提供在校資訊給醫生作為參考。

註:重新鑑定與否與身心障礙手冊並無關聯。

Q5:醫療端並無情障的診斷,能否請王老師說明一下關於情障的鑑定?

A:情障在鑑定安置的基準上要考慮許多向度,以學校來說,通常情障會表現在注意力缺陷或過動、妥瑞、躁鬱、憂鬱的孩子身上。心評老師除了相關評估、參考醫療診斷,仍需要針對學生在跨情境的表現描述。

Q6:就診的建議?

A:如果要開立診斷證明或評估,建議家長以教學醫院為主,以新北市為例,診斷證明大多由教學醫院層級所開立。

註:合格的評估院所不限於教學醫院,詳細名單可以詢問學校的特教老師或參考各級政府的資料。

Q7:新北市特教的諮詢單位?

A:如果有關於鑑定安置更細項的資訊可以致電秀山特教中心的鑑輔會詢問。

Q8:給鑑定學生的家長的建議?

A:如果家長到了三月中前還沒有與任何的心評老師聯繫上,建議家長先打電話至原(報名)學校的特教老師或特教承辦人詢問(主動出擊),避免錯過送件時程。

Q9:請問縮短修業年限的相關規定?

A:每個學校的做法不太一致,大原則為:智能評量領先,並且通過該校之相關考試或檢核(評估測驗),同時也會將社會適應行為評量與教師觀察納入考慮。換句話說,即便通過相關學業測驗,在考量到孩子本身的人際互動與社交情形下,不一定會通過評估。

單科跳級可以多次申請,另外若有學校拒絕學生單科跳級時,可請學校說明理由並且詢問特教中心相關規定。

舉例說明:小二上學期申請隨班跟讀跳級至四年級上課,除了需要通過小二下、小三上、小三下與小四上的評估測驗外,還需要將社會適應評量與教師觀察納入考慮,待綜合評估通過後才會於下學期至小四隨班跟讀。

註1:諮詢窗口,可向新北市秀山特教中心資優特教小組(李家兆老師)詢問相關規定。

註2:法源為特殊教育法以及特殊教育學生調整入學年齡及修業年限實施辦法,其他相關規定可以參考各地政府與學校的規定。

Q10:校方可以能夠幫忙申請語言、職能治療嗎?

A:可以。任何的治療都需要「評估」與「審核」,首次的申請學校會依據鑑定安置的結果,提出相關服務申請(如職能、語言等)。後續,學校也會依據治療師的評估建議而持續治療或停止治療。同時,家長也可以向校方討論或提出「不申請」或者「停止治療」。

校方不論是學前階段(幼兒園)、學齡階段(國小)或是國中階段,只要學校幫忙申請相關專業服務,採用的方式為間接服務。

相較於間接服務,另一種服務為直接服務:如醫院的治療師直接帶領孩子做動作與訓練(治療師與孩子直接互動,家長不進入)。

實務上,校方端的治療師所採用的服務,通常是直接服務與間接服務交替,或者是單純地提供諮詢。在孩子入校時,學校端會依照孩子鑑定安置的結果提出相關專業服務申請(如職能、語言等),由教育局通過後,在新學期就會啟動服務。

第一次服務時,治療師會先評估孩子的狀況與先前鑑定安置時的狀況相比,有沒有進步或者需要協助。治療師到校來時,通常孩子已經入學一段時間,特教老師也會跟治療師說明孩子就學與在家狀況的能力,治療師會評估孩子的狀況,來做未來學期的目標或進行訓練。治療師的服務時數與安排,會由學校端統合規劃。

第一次評估通常是治療師與孩子一對一的接觸,此外治療師也會視情況與導師、家長、特教老師訪談。經過幾次服務後,孩子可能會進入團體服務,團體服務的成員可能是具有類似問題的孩子,此時家長與特教老師也可能入班觀察。過程中,治療師或許會發現孩子在校之表現。服務期間,治療師也會針對孩子的狀況與家長和特教、輔導老師討論。

任何治療活動,治療師所提出的建議與練習的方向,是可以供家長在家、學校老師在校的重要建議。有些老師會把這些建議融入於課程中,或是班級生活教育中。訓練很重要:不論是家長或是老師都可以向治療師詢問如何融入在生活或課程的方法。

Q11:關於親師溝通的建議?

A11:溝通很重要,我們的目標是讓我們的孩子在學校適應地越來越好,我們會依據這個目標去聚焦與溝通,親師交流與交換想法,有助於雙方與孩子的成長。給家長的建議:1相信老師相信自己。2提供給老師成功的經驗(家長如何應對與緩和孩子情緒的策略) 。3隨時與老師討論與溝通。

老師與花媽的溫馨提點:

育兒路上難免有挫折,找到可以舒緩情緒的好方法,讓自己的情緒平穩,孩子的情緒也會跟著平穩,在情緒平穩時才處理事情。先照顧好自己,我們能更有機會穩定的照顧我們的下一代。
............................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