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6日

自閉症與ADHD在接收指示上的挑戰與解方/發展障礙完全自立手冊「商務篇」

發展障礙完全自立手冊「商務篇」,顧名思義,這是寫給有發展障礙者的工作須知。我梳理第二章中作者提供,設法「改善不擅長聽取指示」的內容說明,這本書是就業職訓班輔導員親自撰寫,所以確實記錄很多可行的做法。
AI繪圖


在職場或日常生活中,「聽懂並確實執行指示」對許多人來說似乎理所當然,但對於自閉症或 ADHD 傾向的個體而言,卻常常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

ASD和ADHD有不同困難,不同盲點

對自閉症者來說,最大的挑戰在於「潛規則」與「模糊語言」。當指令沒有明文規範時,他們容易無法覺察隱含的意思,只能照字面理解。這使得含糊的表達或隱喻,常常變成一片混沌。

而對 ADHD 者而言,困難則多半出現在「衝動」與「專注不足」。當對方還在解釋時,他們可能已經插嘴或提前行動;覺得「我明白了」就直接開始做事,卻沒有再次確認,結果反而更容易出錯。

建議改善的方法是「隨聲附和」

在對話告一段落時,適時地隨聲附和,不只是為了自己記住內容,更是對對方的一種回饋:「我聽懂了。」這能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話被理解,也能減少誤解。

實際練習方式,可以從看電視主播如何播報電視新聞開始。主播說話的視線會直視觀眾,模擬了對話的情境。我們可以練習一邊注視對方,一邊適時附和,逐漸培養出在互動中自然呼應的能力。

數字是好幫手

另一個有效的方法,是在確認指示時盡量加入「數字」。
舉例:
指示:「把這份資料影印兩份。」
回覆:「把這份資料影印兩份,是吧?」

這樣的複述包含了「資料、影印、兩份」三個重點,而不只是模糊地回答「影印,是吧」。數字能讓含糊的世界,轉變為清楚可依循的指令。

具體化,避免模糊

模糊的指令最容易造成誤會。例如:這裡是指哪裡?

「請先打掃這裡。」——是整個房間?還是只有桌子?
「桌子要擦乾淨。」——用濕抹布?還是乾抹布?
「垃圾要丟掉。」——什麼東西算垃圾?

當雙方認知不一致時,往往會導致「我已經做完了」,但卻被認為和要求不符。這時,主動要求更具體的指示,或在完成後請對方確認,能有效避免落差。

無論是 ASD 還是 ADHD,重點都在於「不要假設自己聽懂了」,而是要養成習慣:複述指令,盡量加入數字與具體細節。

適時隨聲附和讓對方知道你在跟上。當指令模糊時,勇敢追問,直到彼此清楚一致。

這些看似簡單的小技巧,卻能成為連結理解的橋樑,讓溝通更順暢,合作更有效率。
...............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