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7日

《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教我們分辨自我刺激的類型

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教我們分辨自我刺激的類型

自我刺激通常可以依孩子所專注的感官刺激,區分為視覺型、聽覺型、味覺型、嗅覺型、觸覺型、前庭的自我刺激等。有時,甚至出現自我傷害的行為模式。


視覺型自我刺激
例如孩子反覆開關電燈,並注視著光線明暗變化;喜歡觀看旋轉或閃爍的燈光;斜眼注視或傾向以特定角度觀看東西;注意陰影或光線折射;專注於眼前晃動的手指;搖晃玻璃瓶裡的水波紋;或專注於馬桶的沖水漩渦、電子時鐘的數字跳動等變化。

聽覺型自我刺激
例如用手輕輕撥弄耳朵,並專注在撥弄聲;書本翻閱的聲音;喜歡物品摩擦聲;敲打物品發出聲音;喜歡聽玻璃破碎的聲音;喜歡重物從高處往下摔所發出的撞擊聲;或喜歡用手撥弄玩具箱裡的玩具,並仔細聽物體碰撞的聲音等。

味覺型自我刺激:有時你會發現,孩子常常喜歡將手上的東西或玩具直接放進嘴巴咬、舔或咀嚼,無論這些東西或物品是否可以放入嘴巴。

嗅覺型自我刺激
例如喜歡趨近對方,並嗅聞頭髮、身體或衣服味道;嗅聞自己的腳趾頭;容易被特定味道吸引,嗅聞塑膠地墊、香水、沐浴乳、洗髮精等,有時,孩子也容易以手摳弄屁股再拿至鼻前嗅聞,或將口水塗抹在手上嗅聞。

觸覺型自我刺激
例如喜歡用手碰觸或摩擦物體表面、地板或桌面;喜歡用自己的臉或手去碰觸對方、摩擦對方的皮膚;反覆抓癢、玩口水、將口水塗抹在桌上,或碰觸生殖器等。

前庭的自我刺激
例如前後左右搖晃身體、轉圈圈、用力擺動手臂、上下跳躍等動作。

自我傷害的行為模式
例如咬手臂、以手撞頭、拍打臉頰、以拳頭撞鼻梁、以頭撞牆壁,或摳弄傷口等。

當你確實瞭解孩子的自我刺激類型,多少也能同步鎖定他們的感官需求在何處。當周遭環境刺激過度,讓自閉兒對於訊息處理無法負荷時,自我刺激就很容易出現。請盡可能地維持環境單純,自我刺激的頻率就會降低。

本文摘自 《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書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

推薦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