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

普特之間的分寸拿捏:比照一般生要求的風險?/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文

現今校園內,班級導師與科任老師真的不容易。得衡量班上所有學生的就學權益,同時需考量特殊需求孩子的身心特質。在教學進度進行中,又得考量整個教室生態的和諧與平衡。往往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浮浮沉沉,稍一不慎,動輒得咎,不討好,裡外不是人。

有時是來自於一般生家長的投訴、抗議,另外一方面,又得面對特殊需求學生家長對孩子特殊教育權益的捍衛。兩邊的訴求似乎都合理,但實務中,似乎又存在著融合的艱鉅。

如果校園內特教支援系統又匱乏,對於處在教學現場的老師,真的如同墜入汪洋大海。浮浮沉沉,急需浮木協助。

你願不願意讓這樣的孩子待在自己的班上?
我相信,一定有老師會釋放出善意。如果有相對的後勤支援,例如資源班、專業團隊,我相信會有更多的老師願意協助。老師需迫切知道當孩子情緒上來,第一時間該如何因應。

孩子持續在教室走動,該怎麼辦?對於孩子不時出現的自我刺激,老師該如何是好?對於孩子的課業要求,需要做到怎樣的程度?全班性的獎勵與處罰,是否這類型的孩子真的不能運用?比照一般生要求的風險?

在ASD特質孩子身上要求罰寫,真的得三思ASD孩子在精細動作書寫上,品質並不好。他們對於多出來的罰寫很明顯抗拒,很容易與要求他的老師產生衝突。當負面的印象油然而生,旋即拒絕與老師的對話。

無法清償循環利息。罰寫對於ADHD特質孩子,則容易產生消極反抗。原本所要求的作業內容都很難完成,更何況是多出來的循環利息,而罰寫更是無法清償。ADHD對於罰寫易顯現出無所謂,或索性不寫,你也拿他沒辦法。

文字是為了溝通。寫字到底漂不漂亮?回歸到文字本身是一種符號,是要進行溝通。由於ASD普遍在精細動作上相對比較弱,在字體大小的控制上,也比較容易出錯。

與其我們在乎在意孩子的字體好不好看,重點建議回歸到字的正確率,以能順利辨識為原則。避免過度要求孩子的字跡,衍生孩子對於書寫動機的低落。

錯字與重寫的拿捏。針對孩子寫作業,錯字到底要不要叫孩子重寫?思考重寫的目的,不外是希望孩子能夠學會正確的書寫方式。

一般來說,ASD如果接受你,這時你提到的建議,孩子的配合程度相對較高。這是為什麼在處理ASD與ADHD共病,得先必須考慮ASD。因為沒有「關係」,後續許多事情都沒戲唱,這也是本書一直在強調的重點。

我們需要思考,ASD在寫作業這件事情上,出現逃避可能存在的原因。ASD普遍在精細動作上,手的功能相對較弱,雖然這不是他們的主要核心診斷,但實務上卻存在了這些現象。

要讓孩子練習重寫,我們先確定孩子他會不會。當孩子不會,試著示範給孩子看。當中的關鍵,在於讓孩子學會每一個筆劃的正確性。

先求有,再求好。當我們將注意力太過於放在字跡的好不好看,容易導致共病孩子對於寫作業,產生黑白二分的抗拒。這時,要再讓他們進行寫字,就會變得更加的雪上加霜。

再次強調,寫字的部分以正確率為原則,其次再考慮字體的大小,以及每個部首、部件相對的位置。字體好不好看,真的見仁見智。當我們把許多的心思、注意力,放在這個字不好看,讓親師生之間不時在這方面產生衝突,這絕非聰明之舉。

書寫感興趣的內容。當想要讓ASD孩子動筆練習寫,先以他所熟悉、擅長的內容為主,這可增加孩子願意書寫的動力。例如孩子對於昆蟲感興趣,這時試著讓孩子練習寫下瓢蟲、蝴蝶、螳螂、隱翅蟲、天牛等字眼,再逐漸觀察孩子寫字的表現。

合理的休息。'考量ADHD注意力缺陷渙散的問題,讓孩子寫了一個段落後,就讓孩子休息,之後再回過頭來寫。

給孩子二選一的選擇,例如選擇寫三遍、寫五遍。一般ADHD,大都選擇次數少。如果預先估計他只願意寫三遍,這時會刻意以寫三遍、寫五遍,讓他做決定,最終則以練習寫三遍為主。考量動作協調發展障礙症...書寫經驗上連結不愉快的負面經驗。

考量動作協調發展障礙症。留意孩子是否在同時伴隨動作協調發展障礙症(Developmental Coordination Disorder)?是否在動作上出現笨拙?在作技巧上總是顯得緩慢而拘謹?

例如有些孩子在接球、使用剪刀、餐具、刀叉、筷子、湯匙或寫字等,與同年齡的孩子比較起來,出現明顯落後的程度。影響到他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現,以及寫作業、考卷、評量等書寫事上,產生明顯的困擾。

或許孩子的動作協調問題,尚未達到動作協調發展障礙症的診斷標準。但實務上,當常會發現這類型孩子的精細動作能力相對較弱,很容易遇到挫折,選擇逃避、放棄。在書寫經驗上連結不愉快的負面經驗。

PS.本文摘王意中臨床心理師師 ASD與ADHD共病的教養祕訣 第七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

推薦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