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7日

《一刀未剪的童年》和《看我的眼睛》從兄弟關係看同理心


《一刀未剪的童年》是紐約著名廣告創意人歐各思坦.柏洛斯(Augusten Burroughs)回憶他9歲至17歲發生的事。他的父親是會酗酒又有家暴傾向的大學教授,母親則是罹患躁鬱症的女詩人,兩人離婚後,歐各斯坦歸母親撫養,但母親直接把他丟給她的精神醫生寄養。沒想到這個精神醫生的家庭根本是個杜鵑窩,拿鎮定劑當糖果吃、以自殺來逃避上學、用大便的形狀來傾聽上帝的指示等等。

這部電影是講一個在苦難環境中成長的孩子,追尋自我的故事。歐各說:「這世界並沒有所謂『正常的童年』。人生,可能傷痕累累,更可能醜陋不堪,但存活下來的凡人將充滿力量。我也深信,不管身陷何種困境中,都能找到快樂…」



  

Augusten Burroughs在2002年出版了他的童年回憶錄《一刀未剪的童年》(Running with Scissors)。2006電影上映時,又帶起另一波閱讀狂潮。這本書出版後沒有多久。Augusten Burroughs鼓勵他的哥哥約翰.羅比森(John Elder Robisons)寫下他的生活。

約翰.羅比森(John Elder Robisons)於1957年夏天出生於美國喬治亞州,約翰從小就是父母眼中的麻煩小孩,總是憂鬱,孤僻,無法交朋友。他轉學幾次,也看過不同的治療師,但始終找不出他行為不合常規的真正原因(當時亞斯伯格症尚未從自閉症中分類出來,還無法做醫學診斷)。

  1970年代,他從高中輟學後,為知名搖滾樂團設計各種特殊音效的吉他。但始終無法適應人群與公司體制,最後他辭職。開始在自家的車道上維修汽車,並逐漸發展成全國知名、也是新英格蘭地區最成功的個人修車公司之一。

  有一天,一位心理治療師走進他的公司,進而變成他的好朋友。經過近距離研究與長時間的努力,這位心理治療師帶領羅比森認識亞斯伯格症候群,這些知識徹底改變他的生命。

羅比森在弟弟的鼓舞之下,寫下自己的人生,開發關於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的研究課程。

我會特別介紹這部電影是因為,從《一刀未剪的童年》這部電影中,我們可以看到弟弟對於家人的感覺、期待、眷念、怨懟、失落等等複雜的情緒,但在亞斯伯格哥哥身上,完全看不到他的情緒,看不清家人對他的影響。


《看我的眼睛》,是我認為用來理解亞斯伯格對【同理心】看法,最粗淺易懂的一本書。書裡解釋了作者怎樣用肢體感官來感受同理心。


書中第49-53頁--【感同身受】這一個章節描述作者母親的朋友講到某人的兒子在鐵軌上玩,結果被火車撞死。聽到這一段話,作者微笑了~~。驚恐的大人們帶他去看治療師,處理他的「反社會行為」。


事隔多年,作者自己找到微笑的原因「真高興我沒事」「真高興弟弟和爸媽沒事」「他一定是個笨小孩,竟然在鐵軌上玩耍」


作者說他跟自己親近的家人和好友真的會產生同理心,會焦慮會想吐,脖子肌肉會抽筋,有這樣的感覺,對他來說才是「真正的同理心」對於不認識的人的災難,他只會有「理性的同理心」,不會有擔憂這類沒有意義的事情。他省下擔憂,去做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外行人看這本書覺得熱鬧有趣,有邏輯思考有條理,熟悉亞斯柏格的人看到好多『理解』跟『與之相處之道』,單從敘事中會看到從大人眼中的問題兒童、惡作劇太超過的少年到無法融入職場中的人際關係的成人,從擔任KISS樂團的音響工程師到汽車修理業務,從逃離家庭到接納自我及雙親,從青澀的戀愛到結婚生子。

作者道出他如何逐漸學會用一些記憶性、意志性的方法「適切的」和他人互動,率真的想法,這些敘述讓我思考自己的社交行為,是出自真心、還是刻意的,或者已自然而然被社會化了。這一切都讓我回歸到思考真的的同理心是什麼?

如果你閱讀的時間有限,電影內容可以略過,但《看我的眼睛》這本書,最好能夠找來讀。

一刀未剪的童年 Running with Scissors
上映日期:2006
國  別:美國片
片  長:1時46分
導  演:萊恩墨菲  
演  員:安奈特班寧  布萊恩考克斯  約瑟夫范恩斯 伊雯瑞秋伍德
發行公司:
.......................
2.一刀未剪的童年》電影。 

3.博客來書籍一刀未剪的童年

4.博客來書籍看我的眼睛
4.賞析電影與書寫人生 -完整活動說明.pdf http://goo.gl/BAafH 
        賞析電影與書寫人生 -各場次活動報名表 http://goo.gl/W0Dy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

推薦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