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9日

他們為什麼拒學?《不讓你孤獨:接住每一個孩子》曲智鑛老師文

細數這些年來和拒學生的相處,案例故事真的在短時間內說不完。但就我所觀察整理,常見拒學的成因主要是本身特質加上後天環境的影響,這類學

生通常具有高敏感的特質、人際互動上的挑戰或是長期在學習上受挫。試想,如果一個孩子在學校交不到朋友,成績也一塌糊塗,加上沒有足夠的支持和協助,那他為什麼會想去學校?每天踏進校園就只是在承認自己是一個失敗者而已。

拒學也是有階段性的,有些孩子剛開始只是逃避某些課程,只在有某些課程時逃離。剛開始最常見的表現是早上開始賴床,不想起床,上課前拖拖拉拉的,上課遲到,或者到校後不願意進班。通常在這個階段,大人會把孩子逃避的行為簡單歸因於偷懶、懶惰,而忽略孩子逃避去學校的原因。比較傳統的父母親甚至會用權威、高壓的方式強迫孩子去學校。

如果孩子是在學校全面性的挫敗,學習成績低落、交不到朋友,甚至是被同學欺負,那就會每天都不想去學校,這就是所謂的社會退縮。一開始只是不願意去學校,接著不願意出家門,再嚴重一些,可能就是不願意踏出房門,選擇把自己封閉起來。

幫助懼學和拒學的孩子
這些年來拒學孩子的愈來愈多。我們都知道,在求學過程中最重要的兩件事,一個是學習,另一個是交朋友,有些拒學的孩子在學習上長期受挫,在學校環境中得不到一點點的成就感,若再加上缺乏人際關係互動,那麼學校對他來說就一點吸引力都沒有。

拒學的孩子多半屬於高敏感,對於環境的刺激感受特別強,像是老師說話的音量、班上同學互動的方式,有孩子曾經告訴我,他不願意去學校的原因是﹁老師太兇了!﹂也有孩子覺得班上整天鬧哄哄的,讓他一進班級就很不舒服。


除了環境的因素,許多拒學的孩子存在社會性互動與溝通的困難。對他們來說,面對人群是非常有壓力的一件事。除此之外,環境中的重大打擊也很有可能造成孩子拒學。

有一年,一個孩子和我分享他在大隊接力時不小心掉棒後輸掉比賽,面對全班同學的責難讓他崩潰,不敢也不願意再去學校,即便後來入校也都不願意進班。當然,有些孩子因為缺乏社會技巧,在班上很容易被孤立,下課沒有人跟他玩,上課分組也找不到夥伴,在這樣的學習環境無法建立歸屬感,長期下來容易產生孤獨感,只有推力沒有拉力的環境,孩子就容易變得退縮。

霸凌也是在第一線輔導工作常見孩子拒學的原因,待在不友善的群體中,對許多缺乏社會性互動溝通能力的孩子來說根本就是酷刑,他們真的毫無招架之力,只能任人擺佈,無法回擊。如果身邊的大人在這個過程中都沒有發現異狀,累積一段時間後必定會出現身心問題。這樣的孩子不要說拒學,他很容易就會對人失去信任,內在的安全感被破壞,出現嚴重的社會性退縮表現。

這樣的成長經驗會對一個孩子的人格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如果沒有好好陪伴與修復,他對於﹁人﹂會抱持什麼樣的概念?當再度遭遇刺激或挫折時,我們很難想像他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因應。

更嚴重的拒學個案通常伴隨精神方面的問題對於醫療的需求更為強烈,台灣有兩間醫療機構提供拒學生的支持方案,一個是臺北榮總的向日葵學園,另一個是松德醫院的又一村。北榮的向日葵支持的拒學生多半學習表現中等,除了治療,他們也會提供拒學生學習上的輔導。又一村的個案通常障礙程度較重,雖然都是醫療單位,但兩個環境的屬性非常不同。

醫院的專業是「治療」,通常會選擇和醫院合作的個案都有非常明確的醫療需求。很多拒學的個案,因為本身的特質和環境的刺激而產生所謂焦慮、憂鬱、躁鬱或是思覺失調的精神問題。臺灣在2014年實驗教育三法通過後,學習的選擇變得更多元。早期我在輔導拒學生時,心中的目標是如何讓拒學生回到學校,但這幾年我在想的,是如何讓孩子重拾學習的動力,找回自己生命的熱情。因為在這個時代,學習不一定在學校,在學校也未必會學習

對於陪伴拒學生,我最深刻的體會是放下!身邊的大人應該放下那些不切實際的期待,把學習和生命的主體性交還給孩子,有時候跌倒了,不用立刻爬起來,可以在地上坐一下。很多拒學生只是累了,需要喘口氣,有一些他們努力逃離的環境是真的很糟糕。拒學生不是懶惰,他們是缺乏後天的支持習得無助。要扭轉這樣的內在信念需要刻意創造成功的經驗,讓他們重新認識自己,賞識自己。

隔離是為了更好的融合如果孩子因為情緒調節能力和社會技巧不足,無法適應既有的教育環境而選擇個人自學,成長過程中過度缺乏練習與他人相處的機會,那長大後會是什麼樣子?這群人未來仍必須融入這個社會,或者換句話說,他們根本就一直存在,只是暫時隱身了,如果沒有積極的協助他們,問題只是延緩發生罷了。

當年我提出隔離是為了更好的融合的觀點,對於有些孩子暫時抽離有其必要性,但大人不能對於他們的核心需求置之不理。近幾年有愈來愈多個人自學的孩子加入我的團體,我相信這些父母都清楚瞭解這樣的道理。離開現有環境只是讓孩子喘一口氣,在安全的環境繼續努力。

另外一個問題是這群孩子如何在轉銜的過程中被有效的支持,如果是通過特殊教育鑑定的特教需求學生,在系統內轉換學習環境是需要被確實通報的。但有更大一群是沒有法定身份但仍需輔導支持的對象,我們的教育系統、我們的社會要如何接住他們?

家長對於孩子拒學感到無奈,一個週日的清晨,和一位拒學生的父親面談,從他的分享可以想像這幾年來歷經的辛苦。他的故事一點都不陌生,因為我過去聽過許多情節相似的內容,身邊有不少家庭都在面對相似的問題。

這位父親說:「我能試的方法都試了,我身邊能動用的資源都用了。真的是沒辦法了,我不知道還有什麼辦法?」

雖然整個談話過程中這位父親都很鎮定,但仍能從一些互動細節中感受到他的情緒,充滿無力感但受責任感驅動,提醒自己保持盼望,期待看見奇蹟發生。

我很肯定的告訴他:「要有信心!你遇到的狀況不算差。」我從爸爸的分享中具體舉出三點,在臨床工作上正向的訊息,希望幫助他強化信心。在我身邊有很多成功的案例,這些年有不少孩子在我身邊有正向的變化,我接著說了好幾個孩子的生命故事。

這位父親說:「我好需要聽這些!我真的好需要!」

陪伴處於困境的孩子,大人們一定要懷抱希望!孩子的改變不是我們百分之百可以預期的,我們要讓自己保持穩定,做該做的事。相信,我們才會持續行動,相信,改變才會發生。的確,就像這位父親所述,既定的方法和現有的資源介入都無效。不過,我始終相信,永遠有N+1種方法,過去我們都是這樣把路走出來的,即便眼前現在沒有路。
..........................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

推薦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