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陳銘磻報導文學集-台灣吹男風》一文中我們見到作者用大量引述資料來敘述男同性戀的成因與生態,「形式」上很有份量,但卻像新聞主播在台上念稿,我們見不到血肉、無法窺視作者的情感和誠意。
陳銘磻先生在採訪過程中發現了可以釋放的能量,所以才有了續寫《出櫃》的動機:「尋訪出櫃探險者奔赴成功靈性的生命滄桑與信念,對自己的生命要有信心,抱定自己必會完成這一生的任務」
《出櫃》也給我們報導文學作品解決問題能力的信心。我們來看看《出櫃》的內容結構和作者的寫作技巧:
一.全書結構
在《出櫃》一書中,以結構分類共可分為四大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陳銘磻在全書中都採用對待生命的態度,為《出櫃》下標題
「出櫃時-在靈性上追尋自由自在的心」
副標題是「從醒決自由與快樂看同志出櫃的辛酸歷程」
「暗櫃裡-暗櫃是我的天堂和地獄」
副標題是「從難以出櫃的心和同性戀的悲情與無奈」
第一段:自序—誰Come out?誰不能Come out?
闡述讀者出版此書的動機、採訪對象的選擇和意欲探討的問題等。
第二段:採訪四位頗具代表性的出櫃同志,由他們的醒覺看同志的辛酸。
1.賴正哲:我要讓同志也能擁有白天。
2.許佑生:決心去尋找那最好的。
3.陳俊志:記憶餘燼裡的玫瑰男孩。
4.段老師:喜歡你必須做的事。
第三段:採訪五位暗櫃同志,看同性戀的悲情與無奈。
1.A老師:喜歡凡事郊遊神主宰的A老師。
2.陳君緯:處於前攻後宮境域裡的陳君緯。
3.果 兒:在同性與雙性慾海裡飄蕩的果兒。
4.阿 倫:覺醒夢想仍是一條可行路阿倫。
5.寶 寶:快樂其實只是你要不要悲傷而已。
第四段:結語-建議出櫃前的心理準備與出櫃後的心情適應。
他為同志依出櫃前後及對象幫助自己、和家人相處、和朋友相處、和愛人相處、如何看待性事、出櫃後的人生態度各列出十大項準則,可惜的是,為了工整的湊足十項,這段文字顯得冗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