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聽過張正芬老師提到亞斯伯格症的孩子,最難體會的就是「語用」的部分。
自閉症的孩子很難搞懂該在怎樣的場合說怎樣的話,他們最難能可貴的「誠實」,卻造成日常生活的困擾! 語意語用的障礙(Semantic-pragmatic disorder)通常是指:對通過語音結合來傳達語義的認知有障礙,對 一般生活日常會話的認知較正常。表達障礙出現於無說話溝通的能力。回答常是答非所問、 整日喋喋不休,雖然聲調、構音與說話之流暢度都不錯,但語意無內容,反覆一些口語詞彙 無助於語言溝通的功能。
語言運用能力差的學習障礙者最讓人憂心的就是他們和同儕之間的互動,孩子越大,人際溝通所需要的語言精細度也越高。 舉例來說A告訴自閉症學童他花了一分鐘抄完兩百字的課文,B一聽到馬上說:「一分鐘?」一般人聽到B的反應,都知道B用的是嘲諷的口吻,但對自閉兒而言B的話卻是證實A所講的話是真實的。他們很難判斷這類的語用。
上過這個課以後,我不僅留意語用障礙者的溝通方式,也注意到日常溝通的語用也大有問題。 比方說某天有人問我從事什麼工作,我一回答:「教電腦」,就發現這句話大有語病,怎麼會是教「電腦」呢?應該是:教「人」電腦呀!對象錯的離譜!但已經約定俗成,糾正只會惹來白眼。 我終於了解,我的孩子不是故意要找碴,糾正大人們的語病,被嘲諷成「糾正高手」的亞士柏格孩子,其實是充滿了疑惑,堅決要求正確的結果。
兒童日報曾刊出一則短文,文中提到作者為了催促孩子吃早餐,情急之下一句話用了四種語言。這句話是:「你要『卡緊佳』啦!這麼『歐依喜內』的東西,你應該像Cookie Monster一樣Am Am Am Am一下子吃完。」
句中的cookie Monster是芝麻街裡的貪吃布偶。 這句話如果翻譯成一般口語應是:你要趕緊吃啦!這麼好吃的東西,你應該像芝麻街裡的貪吃布偶一樣大口大口的,一下子就吃完了。 這個例子反應了在我們生活周遭,各種語言夾雜的現象,夾雜的語用現象困擾了我那極度要求精確的孩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