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日

從溝通困難到發熱發光:三位自閉青年的生命故事與各種陪伴的力量

我認識的ASD的孩子有數幾百個,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成長歷程。 比方說知名的游高晏在 2歲半時,被確診為重度自閉症合併多重障礙,他至今無口語能力。
變好變壞因素環環相扣

但7歲學用打字溝通,寫作成為他與世界溝通的方式。到他 11歲時,已出版自傳《我和地球人相處的日子》, 現在清華研究所中文碩班。他的成長過程,有家長老師醫師心理師陪伴著,不是單一支援。(類似經歷還有著名的東田直樹) 

再則是蔡傑,約2歲多時,蔡傑被正式診斷為重度自閉症,語言障礙明顯。3至4歲年齡段的診斷報告指出,他呈現重度自閉症伴隨智能障礙、不會社交互動,出現嚴重自我刺激行為, 例如反覆轉圈、撞頭等 成年後,蔡傑逐漸能自理生活、搭乘交通工具、騎機車,並且身兼作家與特殊教育講師的角色。參與特奧運動會,從網球雙打等項目中獲得金牌,也經常與父親蔡昭偉一同登台演講,成為自閉症倡導者

情緒穩定能自立比職業生活能力更重要
從不會講話變成講師,父母親花了半輩子的心血來教育他,如今他的診斷變成輕度自閉+智能不足,而拿到中度自閉手冊。 

我的孩子今年34歲,10歲拿輕度自閉手冊,國中時因考試及青春期,跟我出車禍恐慌症憂鬱症創傷壓力症候群的狀態,我失能時,孩子一度被醫師判定可以改為中度自閉(輕度自閉+憂鬱症+拒學)。

後來得到老師+醫師+心理師+專輔的協助而回到輕度自閉診斷。 他現在拿輕度自閉永久證明。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成長或不能成長的理由,游高晏擅長寫作成為作家,蔡傑在父親的引領下運動拿金牌,我家孩子靠寫程式取得一般就業資格(非身障就業),但可以看見的事情是 : 不同的能力.環境.家長.教育的環境下,孩子會有各種可能。 

如果要說我們這群家長做對了什麼?我會說:發掘孩子的動機跟才能,然後情緒穩定,才能適性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

推薦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