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介
回想起小華一歲半時仍未發展出單音的溝通能力,也不會使用眼神、動作、肢體語言來溝通,不看人、對人沒反應、個性極端固執不易被改變。
例如:嚴重偏食,重複玩轉輪胎、開關門、燈,排列玩具等。常出現自我刺激的行為如轉圈圈、長時間的玩手等。現在四歲,有簡單的口語能力但常出現重複的話像鸚鵡式的仿說或重複他聽過的語言。”你”、”我”、”他”的不當使用,在語用及語法上仍會出問題。
小民語言發展完全沒有問題,甚至較一般孩子發展的更好,喜歡咬文嚼字有著「小教授」或「學者」型的講話方式,對他人在描述事情上要求精準,但卻常聽不懂對方的言外之意。在情感發展上較缺乏同理心,對超乎預期的事情易有極大情緒反應,對植物、天文學科有著強烈的興趣、個性執著絕不妥協讓父母很頭痛,也影響人際關係的建立。
兒童早期即出現社會互動、溝通表達的困難,對某些事物有強烈的執著性、要求同一性等現象。依據美國精神科診斷標準(DSM-V),目前稱為自閉症類群障礙或泛自閉症障礙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再依兒童語言能力,從完全無法用口語表達到流利的語言,區分成輕、中、重度障礙。根據美國疾病管理局(CDC) 2015年最新的數據,自閉症類群障礙的流行率為1/68人,在這過去的20年間ASD的診斷快速成長。
ASD是腦功能異常屬於神經發展上之障礙,好發於男性 (約4-5:1),並有較高的遺傳性,同卵雙胞胎的發生率是96%,手足之間則有2.7%的機率,是一般人口的30倍,在遺傳學上的研究,雖未得到確定的結果,但已知道是受多個基因的影響。
ASD是腦功能異常屬於神經發展上之障礙,好發於男性 (約4-5:1),並有較高的遺傳性,同卵雙胞胎的發生率是96%,手足之間則有2.7%的機率,是一般人口的30倍,在遺傳學上的研究,雖未得到確定的結果,但已知道是受多個基因的影響。
(一)、社交溝通與互動上有質的障礙
- 社交-情緒相互性缺損:無法進行有來有往的對話;較少分享情緒或表情。
- 社交用的非口語溝通行為缺損:口語及非口語溝通(眼神接觸及肢體語言)的協調困難。
- 發展與維繫關係的能力缺損:有困難交朋友;對同儕缺乏興趣。
- 以刻板化的或重複的動作,來使用物品或語言:刻板動作,排列或輕彈物品,仿說等。
- 堅持慣例,儀式化的口語或非口語行為:困難接受改變,僵化思考模式,儀式性行為,固定路線或食物
- 高度侷限、固定的興趣,且強度或焦點異於常態:強烈依戀不尋常的物品,侷限或持續重複的興趣
- 對感覺刺激過高/低的反應,有著不尋常的興趣:包括疼痛/溫度、聲音或材質、嗅/觸覺、光線或視覺等
- 目前並無特定診斷性理學檢查。若懷疑其他身體或神經方面的疾病,則由醫師臨床判斷是否需安排檢查。
三、治療
個案本身障礙的嚴重度不同、年齡不同,症狀表現差異相當大,並非單一方法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困難,在矯治的過程中要「投其所好」、「隨時教導」。開始先從了解孩子的發展、其優勢能力及困難。多數自閉症孩子其習慣的建立就是借助他們的視覺優勢能力及極佳的記憶力,而其劣勢為其感官過度敏感,因此在學習時應減少環境中干擾因素,包含:過度吵雜的聲音、燈光等。
(一)、行為治療:是自閉症最重要的治療技巧,其目標為:
(1).促進正常發展。
(2).消除過份行為。
(3).避免與消除固定僵化行為。
小技巧:結構式的協助孩子建立好行為,例如:孩子出現正確行為時可給予鼓勵(正增強),開始時可用物質獎勵,如:食物、貼紙等。有時孩子的固著性行為(排東西)或特殊遊戲方式(轉車輪)等也可以成為他的正增強,利用正增強物鼓勵好行為維持。重點是當他參與後得到成功感,成功經驗會使他情緒穩定並有更大的動機去參與,進而提升孩子的溝通意圖。
(2).消除過份行為。
(3).避免與消除固定僵化行為。
小技巧:結構式的協助孩子建立好行為,例如:孩子出現正確行為時可給予鼓勵(正增強),開始時可用物質獎勵,如:食物、貼紙等。有時孩子的固著性行為(排東西)或特殊遊戲方式(轉車輪)等也可以成為他的正增強,利用正增強物鼓勵好行為維持。重點是當他參與後得到成功感,成功經驗會使他情緒穩定並有更大的動機去參與,進而提升孩子的溝通意圖。
(二)、語言治療:提升溝通能力
語言治療對不同語言能力之自閉症類群障礙的孩子都非常重要。在教導孩子口語表達時,可先猜測孩子的意圖,幫他講出他企圖溝通及表達的事、物、想法再讓他模仿,借助食物、遊戲及字卡等提升溝通表達的意圖,藉由仿說進一步到主動表達,由單音、字詞、進一步進入複雜句子的表達、事情的陳述與用語法的正確性。
語言治療對不同語言能力之自閉症類群障礙的孩子都非常重要。在教導孩子口語表達時,可先猜測孩子的意圖,幫他講出他企圖溝通及表達的事、物、想法再讓他模仿,借助食物、遊戲及字卡等提升溝通表達的意圖,藉由仿說進一步到主動表達,由單音、字詞、進一步進入複雜句子的表達、事情的陳述與用語法的正確性。
因超過一半以上自閉症患者到成年後仍有明顯語言溝通的障礙,無法將自己的想法完整的用口語表達出來,幫助孩子建立非口語的溝通管道,如:圖片、文字等是非常重要的。無法表達自己的需求、想法、情感,行為問題也相對性會比較多。
(三)、遊戲介入:
遊戲是一個分享、溝通、情感表達的管道,可依孩子的發展年齡及興趣,藉助遊戲與孩子產生互動,並從旁幫助孩子建立友善朋友關係,逐漸提升個人遊戲及人際互動能力。語言不只是孩子需要的休閒娛樂,透過遊戲可以提升孩子社交技巧,學習分享、等待、合作、協助、角色扮演等與他人互動能力。
(四)、 藥物治療以處理自閉症類群障礙之合併症:
(1)抗思覺障礙劑:降低神經傳導質多巴胺的濃度,改善病人的過動、躁動不安、退縮、抽搐和攻擊行為。
(2)抗憂鬱劑:提升血清素濃度,可減少負面情緒、焦慮不安和反覆的行為。
(3)中樞神經活化劑,非中樞神經活化劑:改善專注力及過動、衝動的症狀
(4)抗癲癇劑、抗焦慮藥物、鋰鹽、則依個案的其他症狀或共病搭配做使用。
(三)、遊戲介入:
遊戲是一個分享、溝通、情感表達的管道,可依孩子的發展年齡及興趣,藉助遊戲與孩子產生互動,並從旁幫助孩子建立友善朋友關係,逐漸提升個人遊戲及人際互動能力。語言不只是孩子需要的休閒娛樂,透過遊戲可以提升孩子社交技巧,學習分享、等待、合作、協助、角色扮演等與他人互動能力。
(四)、 藥物治療以處理自閉症類群障礙之合併症:
(1)抗思覺障礙劑:降低神經傳導質多巴胺的濃度,改善病人的過動、躁動不安、退縮、抽搐和攻擊行為。
(2)抗憂鬱劑:提升血清素濃度,可減少負面情緒、焦慮不安和反覆的行為。
(3)中樞神經活化劑,非中樞神經活化劑:改善專注力及過動、衝動的症狀
(4)抗癲癇劑、抗焦慮藥物、鋰鹽、則依個案的其他症狀或共病搭配做使用。
四、學校特殊教育的介入與銜接:
依據特殊教育法,自閉症類群障礙學生應得到完整的特教資源,透過教育鑑定後可接受個別教學方案 (IEP)。
依孩子的需求,分為:調整對學習表現的要求、調整學習內容、藉助不同媒介表達如電腦替代手寫考試、資源班協助課業學習、社交技巧課程到全隔離式特殊教育等適性的不同設計。
五、父母可以怎樣幫助自閉症孩子?
早期國內外報告青少年及成人自閉症患者中,90%有人際社會互動的困難,69%有行為上的問題,65-70%有溝通障礙,包括語言及非語言溝通困難。
五、父母可以怎樣幫助自閉症孩子?
- 早期診斷與治療:父母在就診時的敘述方式會影響醫師診斷結果,建議可條列整理自己的思緒,儘量在短時間內表達出孩子的困難包括些什麼?希望醫生協助的部分有哪些?
- 醫病溝通:無論將接受何種模式的治療,有些孩子需要搭配藥物以提升接受矯療時的配合度。應與醫師做充分討論,多些了解,少些不安。
- 加強親師合作:老師跟家長的共同目標應該是回歸到孩子的問題或困難是什麼?家庭與學校該如何聯手處理?客觀持平的第三者,像是專業人員、家長團體,必要時能夠協助家長與老師建立有建設性的溝通。
- 父母是最好的教練:真正了解孩子的人絕對是自己的父母。建議父母必須提升自己協助孩子成長的技巧,減少治療奔波時間,事半功倍。參加家長團體透過家長間彼此的互助與支持,給予力量。
六、關於預後:
早期國內外報告青少年及成人自閉症患者中,90%有人際社會互動的困難,69%有行為上的問題,65-70%有溝通障礙,包括語言及非語言溝通困難。
最新國外研究報告,個案於2-5歲接受正確積極的介入,90%兒童可以發展出語言且在智力測驗評估上有顯著改善。早期診斷早期接受矯治對自閉症患者非常重要。
自閉症為腦功能障礙,各個嚴重度不同。因此,接受孩子可能有的障礙,儘量協助他們學習適應環境,並將目標設定在讓兒童和家長有愉快的生活經驗,對於這些孩子會有極大幫助。
簡易嬰幼兒自閉症須注意的指標行為
自閉症為腦功能障礙,各個嚴重度不同。因此,接受孩子可能有的障礙,儘量協助他們學習適應環境,並將目標設定在讓兒童和家長有愉快的生活經驗,對於這些孩子會有極大幫助。
簡易嬰幼兒自閉症須注意的指標行為
- 12個月大對人不感興趣,不會對人微笑,與他說話也少有反應。叫孩子的名字是否會以看或轉向你來回應?
- 語言發展遲緩。就一般發展,12個月大時,可連結單音在一起,如:掰掰、媽媽、滿滿;18個月大,可有效使用簡單字詞溝通,如:車子、我要、出去;24個月大,可理解20-50個單字等 (可參考嬰幼兒早期發展的網站)
- 是否會以食指指向遠端人、物表達需求;其他溝通表達性的姿勢動作,如:揮手與人打招呼等。
- 會做一些事只是為了讓你笑,看著你笑、與你分享快樂?
- 過度堅持、情緒處理困難、不易進入團體活動等
...................
延伸閱讀:
本文原始出處: 台灣兒童精神青少年學會/自閉症類群障礙/吳佑佑醫師授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