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4日

孩子的情緒出口在哪?初探向日葵學園、又一村與六合學苑設立目的、收受條件與服務內容

當家中的孩子面臨情緒或拒學困擾,家長們
總希望為他們找到一個能安心成長、學習的環境。

在台北,有幾個專門為這類孩子設計的園地,它們各有特色,能為不同需求的家庭提供協助。

本文將解析「向日葵學園」、「又一村(蘭亭書苑)」與「六合學苑」的服務內容,希望能幫助您更了解這些資源。

首先,我們用表格來快速比較這三個地方的主要異同:

項目 向日葵學園 六合學苑 又一村 (蘭亭書苑)  
設立
目的
協助孩子完成學業,在輕鬆氛圍下持續學習,最終取得畢業證書。 專收義務教育階段(國中、國小)的拒學學生,提供情緒行為專業支援 協助孩子完成學業,作為回歸學校前的中介復健過程。
收受
條件
日間留院,等同於住院。需經過見習與會談,孩子本人需明確表達「願意」。 需由東區特教資源中心轉介,且學生學籍需為台北市。高中生通常不收,除非是國中小曾服務過的舊生。 12~25歲罹患精神疾病、智能障礙、自閉症類群障礙、情緒障礙、懼學之青少年,由門診醫師轉介又一村醫療團隊評估,通過後入班。
服務
內容
學科課程與多元學習課程並重。完全依特教老師自編教材,不走原校內容。 醫療與精神科治療需統一在合作醫院。
專注於拒學及相關情緒行為問題處理,非直接提供學術課程。
與松德院區合作,建議學生轉診至合作醫師門診。可能會要求家長配合家族治療。
服務取向與向日葵學園類似,原主要作為兒童青少年精神醫療住院後的復健中介,但目前也有經門診直接轉介的學員。
學籍與
學分
學籍保留在原校。 課程時數、出缺勤紀錄與成績需與原校利用IEP會議討論換算採認。高中休學生不提供服務,若因欲接受服務要提早復學,需與原校溝通。

學籍保留在原校。 課程時數、出缺勤紀錄與成績需與原校利用IEP會議討論換算採認。高中休學生不提供服務,若因欲接受服務要提早復學,需與原校溝通;若因故服務中途辦理休學,以中止服務為原則。 

學齡階段之學籍保留在原校為原則。 課程時數、出缺勤紀錄與成績需與原校利用IEP會議討論換算採認。休學生是否服務,仍須經團隊個案討論。
課程進行地點台北榮總石牌院區台北市六合市場大樓附近 臺北市立醫院松德院區
向日葵學園和又一村(蘭亭書苑)都屬於日間留院的系統這意味著孩子在其中學習的同時,也等同於接受醫療照護。兩者過去的服務取向略有不同,但目前都希望能幫助孩子在較無壓力的環境中,持續完成學業。 

最大的共同點在於,它們的課程內容並非完全對應原校課綱。學科部分由特教老師自編,更注重孩子的個別需求,但也因此,家長必須與原校緊密溝通,確保孩子的出席與成績能被學校認可,尤其是高中生,學分問題更為複雜。 然而,這兩個園地最核心的特點是,他們非常重視孩子本人的意願。

在長達數日的見習與會談中,不管家長多麼焦急地說「我願意」,只要孩子有一絲猶豫,園方都會建議家庭回去重新討論,因為他們深知,唯有孩子自發性的意願,才能讓學習與治療真正發揮效果。 

相較之下,六合學苑的定位則更偏向情緒行為支援。它不直接承擔學業教學,而是專注於處理孩子拒學背後的情緒困擾。這個園地與松德院區合作,透過專業的醫療和社工團隊,為孩子提供支持,甚至會要求家長參與家族治療,從家庭系統層面來解決問題。它的服務對象也更具體,僅限於台北市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目前需透過臺北市東區特教資源中心,情緒行為專業支援服務的轉介才能進入

總體而言,這三個園地都代表了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即在傳統學校教育之外,為有特殊需求的家庭提供一個安心的緩衝空間。它們的目標不只是讓孩子「重返校園」,更是幫助他們找回學習的動力與生活的平衡。

PS.以上資訊整理自中華希隱力健康活動協會諮詢志工團督會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

推薦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