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談到「蒙面」(masking)的現象。對很多自閉症、亞斯伯格,甚至 ADHD 的人來說,社會總是暗示他們:「你的特質是不正常的。」
於是他們開始學習表演,練習眼神交流、微笑、說話的語調,好讓自己看起來像「一般人」。
這些技巧雖然能暫時融入,但代價是長年的疲憊、孤單,甚至會慢慢遺忘自己原本的樣子。
這些技巧雖然能暫時融入,但代價是長年的疲憊、孤單,甚至會慢慢遺忘自己原本的樣子。
普萊斯提醒我們:自閉症不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疾病,而是人存在的核心。面具或許能戴上,但也能慢慢卸下。真正的自由,不在於假裝成誰,而是被允許成為自己。
卸下面具的第一步是重新思考外部所打造的敘事。
第二步是打破外界對自閉症的刻板印象,重新建構,把所謂「有問題」的特徵重新描述為正面的特徵,因為許多自閉症者在兒時最有破壞性的行為其實正是他們獨立與意志的象徵。
第三步是思考自閉症為生活帶來什麼樣有意義的事,即使這些意義在一般人眼中並沒有什麼。自閉症無法「治癒」,但面具可以卸下,因為自閉症可以是存在的核心,也是成為精采的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實,需要改變的不只是個人,而是整個社會。
當社會只用「神經典型」的標準來衡量每個人時,就等於逼迫了無數人隱藏自己。如果我們能以「障礙的社會模式」來看待多樣性,也就是承認環境才是製造限制的根源,那麼每一個人,每一種大腦的存在,都能更自在。
這本書的核心價值是:
不是你太奇怪,而是社會的框架太窄小。
不是你壞掉了,而是世界需要學會欣賞不同的美。
如果你在生命裡,也曾為了融入人群中而戴上面具,或曾覺得「真實的自己」被壓抑了,不妨在您感覺安全的地帶,開始寫下或訴說你的故事。或許你的一句話,就能讓另一個同樣孤單的人感到被理解。
................................
延伸閱讀:
博客來:《自閉者的面具,為何戴上,如何卸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