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9日

面對25歲堅持『以人為中心』的自己-黃穎峰醫師

2012年6月1日我到台中初會黃穎峰爸爸。黃爸爸當日給我很多智慧之語,除了之前我寫成網誌,得到廣大自閉兒家族迴響的 --自閉兒的家長,把信任擺前面再給出信任與愛是最好的助人者 的精湛語錄外,黃醫師還告訴我他回顧25年前立志要以人為中心的豪語。

黃醫師自豪地說自己完全做到了。我看到黃醫師眼神裡的光彩。

從北醫回來,黃穎峰在2012/6/4 寫了這篇網誌。我請黃醫師讓我轉載。讓你們也可以感受這個感動。您呢?要不要也回溯一下,25年前您的心願,有達成或修改的嗎?

...................................................................

回到北醫參加「尋找往日北醫文藝青年」刊物室校友重聚活動,其實心裡衝擊很大。

不只是因為熟悉樸拙的校園不再,其中多了新穎高聳的建築;以往侷限受迫的校園被蒸蒸日上的氣氛取代。學生會不會在物質充足的環境裡中被馴化了?

活動的副標: 「 當年的狂言是否實踐 」 (引用陳明韶歌詞)更是驅動我爭取發表心得的動力

我用: 「  自從離別 實踐狂言 --我的社會參與  」 為題,熱切地向與會的學長學弟介紹,我在這些自閉症團體多年的投入。 然後反省這些社會的關懷努力,都是來自當時刊物室的訓練與啟發:

當年在 「  編者的話  」 寫著 「  建立以人為中心的醫學  」 ,口氣很大,也為自己預先設定了目標與戒律,這些年抗拒名利的誘惑也因而理所當然。宏榮兄寫到我要當 「 有社會功能的醫生  」 正確預言我的傻瓜行徑。

我從刊物室學到的,奠定了我在醫學知識之外,對人文關懷、社會觀察、文化薰陶、醫學歷史、政治哲學、政府組織、人民團體運作與發展......許多領域的視野、知識和實務運作的寶貴經驗。

藉著採訪,得以親近我們心中的典範人物,了解影響深遠的本土醫學家, 拜訪在第一線兢兢業業服務的基層醫師,介紹在解嚴前就成立的人民團體(董氏基金會、陽光基金會)及剛剛萌芽的病人團體,討論醫療網計畫。

這些經歷,慢慢形塑出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醫師。最寶貴的是,我置身處在一群優秀、充滿理想的菁英之中,我從同伴身上學習到的態度、精神,遠遠超過從學校"老師"口中所聽到的知識。

時過25年,我才慢慢體會出,原來我就讀得不是 「  北醫醫學系 」 ,而是 「  北醫刊物系 」

 最後我的結語是:

回到25年前發出豪語的地方,我很高興今天能 成為一個能驕傲面對25年前的自己的醫生

甚至是 成為一個25年前的自己也會尊敬的醫生 。

一位晚我12屆的學弟總結他在刊物室的收穫,果然是優秀的思想者:
1、在這裡開始自我啟蒙。2 、 這裡可以學習獨立思考。3 、 學習社會關懷。

原來我還念了 「   醫學哲學系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

推薦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