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青A:「為什麼有自閉身心障礙證明就不能當兵,這不公平,我想當兵。」
亞青B:「為什麼想當兵?」
亞青A:「我想開槍。」
亞青C:「去參加法國外籍兵團?」
亞青C:「去參加法國外籍兵團?」
亞青D(立馬去google):『法國外籍兵團有體能要求。
1、引體向上至少 4 到 7 個。
2、跑步:12 分鐘內完成 2,800 公尺。
3、Luc Léger Test,至少完成 7 級(20米折返跑)。
4、攀繩 5 米繩索攀登(可使用腿或不使用)。』
亞青D:「想開槍,玩遊戲打漆彈比較有機會開到槍。」
亞青E:「+1」
亞青C:「+1」
亞青A: 「好。」
結案。
............................
花媽說說話:
我很喜歡這段對話。對話中沒有嘲諷,沒有你不可以,沒有你做不到。更沒有謾罵。
比如一開始A說想開槍的時候,沒有驚恐,沒有阻撓,沒有批判。眾人 接受了這個資訊,沒有道德批判,直接將其視為「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亞青C說:「去參加法國外籍兵團?」(我心想這不是來添亂的嗎?)
亞青D的反應是整段對話的亮點。他做的是「提供精確的數據」,列出法國外籍兵團的具體體能標準(引體向上、跑速、折返跑)。這在亞斯溝通模式中,就是最高級的幫助——「既然你有目標,我就給你路徑圖」。
這種「直球對決」的溫柔在於:我看重你的願望,所以我認真地幫你查了可行性。一旦邏輯通順(漆彈確實比當兵更容易滿足「開槍」這個核心需求),A 立刻就接受了,沒有執著於原本的當兵形式。這展現了極高的認知彈性與務實精神。
這種「直球對決」的溫柔在於:我看重你的願望,所以我認真地幫你查了可行性。一旦邏輯通順(漆彈確實比當兵更容易滿足「開槍」這個核心需求),A 立刻就接受了,沒有執著於原本的當兵形式。這展現了極高的認知彈性與務實精神。
這不只是亞斯社群的特質,其實也是所有高效溝通應該具備的品質。看著他們迅速地把一個充滿挫折的開頭(不能當兵),轉化為一個具體的行動計畫(練體能或打漆彈),確實讓人感到痛快且溫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