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

我們不追求贏在起跑點,但希望孩子能「 願意一直跑」/文森說書介紹陳品皓《心理韌性》文字版

為什麼有些人遇到問題時,不是想辦法面對,而是雙手一攤,希望有人來拯救他?為什麼 有些人在團體內會刻意貶低自己成全別人?

 


要介紹的這本《 心理韌性》 是由長年專注青少年兒童的臨床心理師陳品皓所撰寫的。 雖然這本書將主軸放在父母對孩子的親子教育上, 但在讀的過程當中,你可能會發現這些問題,可能是孩子也可能是父母, 這就是這本書耐人尋味的地方了。 

 

心理韌性是什麼?

想像人生中的挫折,是一般你不喜歡吃的菜,有些人以為只要把這盤菜吞下去,就算是克服了, 但一個具有心理韌性的人 不僅要把東西吞下去,也能從中消化吸收, 如果讓你胃痛,也要有能力可以復原。
有心理韌性不代表你遇到失敗時不會流淚, 遇到挫折不會傷心,而是我們願意相信這樣的情緒是正常的,並且選擇繼續往前走。

而現在的教育方式如何讓心理韌性逐漸消失? 為什麼有些人會覺得這一代的人越來越吃不了苦呢?



問題的根源是當我們誕生在這個世上時,我們是脆弱,而且容易受傷的, 這種狀態,就會讓父母心中產生「我要想盡辦法保護這個孩子」。 這是種本能。

但會造成親子間問題的原因出在於,這種想法護的想法,並不會隨時間遞減,反而隨著孩子面臨越來越多選擇,父母的保護變成的控制,當問題爆發時通常都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還是想為自己爭取選擇的權利, 他們想要自己決定想就讀的學校、想喝的飲料,結果可能是帶來父母的藤條「你翅膀硬啦」「現在我們說什麼你都不聽了」 父母會這樣子責備起不聽話的孩子。

這些人可能會因此抗拒學習,成為老師眼中的問題學生,透過雙眼看不到的是行為偏差。只是這一切的最後結果因為這些問題,往往都只是家庭狀態的延伸而已。

相較於那些敢反抗的,那些不敢忤逆父母指令的孩子,他們看似走在家長樂見的方向,但這種孩子往往,只會在經驗中學習到如何服從,而不是了解決定與後果的關係,這些人容易在遭遇到問題時,雙手一攤,從不承認這是他自己的錯。

 

問題的延伸

「 那裡很危險不要過去」「 那個很髒不要碰」 這是現在父母的罐頭訊息,一旦子女超出自己認定的安全區,訊息就會立刻發出。一陣驚慌失措在所難免, 則被式的溝通就成了常態。

事情會變成這樣子,得從工作型態的改變開始說起。在過去的農業時代,人人看天吃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個人對於每天的時間,有較大的控制能力。但反觀現在,7點開車載小孩到保母家,下次見到他們的時候,已經是晚上8點了。

家長們和小孩的接觸時間越來越短。但子女長大的速度可是不變的。為了彌補這點,有些家長習慣省略讓孩子獨立認識世界的機會,他們眼看著孩子要做出超出他們預期之外的事情,便會出手制止,並且告訴孩子們,應該如何做才對。

但這些家長卻忘記了,在他們小的時候,也是從跌跌撞撞中學習, 被火燙到才知道要小心,在佈滿水的地板滑倒了,才知道要注意在行為之後品嚐到後果,才了解這其中的關聯。

但這些家長卻天真的認為,孩子們能夠省略這個步驟,原地點滿所有家長期待看到的技能。由此看來這些過度的干預都只是會造成更多的副作用而已這些孩子容易在長大之後體會不了任何要學會的事物都需要用傷痕來換取他們只要遇到問題就一心只想求救父母當問題超出了父母所能及的範圍 他們也同時失去了學習的能力。

問題的後遺症

許多容易陷入抑鬱症狀態的孩子, 他們大多是因為找不到情緒的抒發口。這些孩子在家裡時,得眼睜睜的看著大人們,正在為遭遇到的問題,而焦頭爛額。他們因為無法提供幫助,無力感在心中萌發。卻又得背負家人給他們的情緒,好比有經濟壓力的家長,會在壓力另外包裝之後丟給孩子。

例如面臨婚姻危機的父母丟出2擇1的世紀難題給子女。「這件事你挺誰?爸爸媽媽選一個~」最終這些糟糕的情緒,在孩子的心中惡魔化,變成了自己都不喜歡的那種人。

因為在家裡的時候,家人沒有機會,去教他們如何去辨識,每個情緒的成因。這些孩子找不到方法,來形容這些情緒。有些人會選擇在同儕的嬉鬧中,稀釋這些壞感覺,有些人選擇在人前表現開朗,人後獨自承受。而有些人利用藥品或酒精忽視風險追求刺激。

當我們從問題的根源,看到了問題的後遺症,書中提供了幾個可以改善問題的方法,在家長過度控制方面,更恰當的做法應該是

1、在有限的範圍內讓孩子自己做選擇,給他們自己去嘗試。對於父母來說這並不容易,因為看孩子犯錯,會讓家長的焦慮感急速上升。但是或許這就是身為父母必須背起的責任。

2、 父母可以去獎勵孩子們嘗試。儘管嘗試的結果最後並不理想,這樣做是為了讓孩子們知道每次的大膽嘗試,不論結果好與壞,家人總是能給予最大的包容以及支持,他就更有可能在往後的人生挑戰中,傾向面對,而非逃避。

反之,如果父母只看重結果來論輸贏,孩子就只想等到百分百確定的時候才行動。但我們都知道世間很少有這種狀況。在情緒表達方面,要讓孩子去直視自己的情緒,是個長期的過程。

例如在孩子考試失利時,父母不應該只將孩子往補習班丟,或是對孩子講一堆大道理,這些做法,都只是家長安慰自己有在付出的假象而已。

對長期有幫助的做法,應該是選擇坐在孩子的旁邊,問問他們這次成績不理想,他們感覺到了什麼?是失落嗎?還是憤怒?透過這樣子的開放式問題,讓孩子學會去解釋自己的情緒。也讓他們明白說出這些情緒是被允許的。

家長應該多去討論付出的過程,找出是不是作法上可以再改善,而不是強調結果和個體上的差異。

最後想談談孩子的人際關係, 一段人際關係,都是我們拿自身的內心資產,來交換一段嚮往的關係,這些內心資產包含的與他人溝通的能力, 理解別人的能力,而家庭正是這些內新資產的首要來源。

「為什麼他能做到你卻不行呢?」「 你下次考到前3名,我就幫你的手遊儲值喔」 那些父母喜歡使用比較或是條件獎勵的方式,來跟孩子溝通這些行為出自於愛。但卻也扼殺了愛。

來自父母的愛應該是無私的,沒有任何條件的,但這樣帶有條件的愛,在短時間內或許可以改善狀況,但卻也只是把問題往後擺而已。父母缺少了去關心孩子的步驟,他們並不是去傾聽孩子此刻的情緒。 

大多父母小時候,展現出負面情緒都是不被允許的,於是他們也將這種習慣,沿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更是有些父母習慣使用情緒勒索的方式,來將自己的需求,強加給孩子。當孩子拒絕時,他們會使用具有壓迫式的方式,來讓對方感覺到罪惡感。「你就選你喜歡的吧,頂多我跟你爸多賺點錢就是了。」

這樣的方式會讓父母喜歡使用,這種方法通常能立即處理眼前的慌亂,藉此紓解心中的恐慌,孩子不想這樣,但他們還沒學會拒絕。對於孩子而言,其實父母的陪伴本身就是個最好的存在。

用錯誤的方式來跟孩子溝通,可能會讓孩子走向兩個極端,一種是過度自卑的孩子。因為一個人的自信,往往都是透過成長過程中的成功經驗所堆砌而成的。家庭丟給他的,都是無止境的指責和使喚,他們容易在人際關係中過度重視別人的需求,而忽視自己的需要。

但是人際關係,並不是零和賽局,追求的應該是雙方都獲利,而不是一方的損失,換取到另一方的利益,而另一種極端則是將父母的惡行照單全收。

他們用同樣的手段在團體中生存 「連這種忙都不幫, 你算什麼朋友啊」 他們承襲父母那一套做法來獲得友誼,但這都不是一段長久關係,能夠容忍的知道朋友一一刪去最大受害者的,他們仍然不知道究竟問題出在哪裡?

為了提供孩子足夠的自信,得先讓孩子相信自己的存在是重要的。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父母應該去聆聽孩子的感受,讓他們知道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或是自己如何選擇?總是有家人在背後撐著。另外父母應該盡力去接著孩子的感受以及情緒,這樣會讓孩子體認到,自己是被在乎的是有人重視的。
 

為了讓孩子建立較優質的人際關係, 身為家長可以做到幾點

1、 讓孩子會表達自己的需求,父母可以定期舉辦家庭聚會,聚會中的每個人可以說一項自己的煩惱,剩下的想盡辦法提供幫助。在這種過程當中,還是可以體會到他人,以及被別人幫助的感覺。他們在往後的人際關係中,才能不過度貶低自己的需求,也能看到別人的需要。

2、 鼓勵他們去體會別人的感受。大多數人都知道要換位思考,但大多數人也都知道這是非常難的,更何況對象是個孩子,這種時候家長可以向孩子提問 「 你看看,坐在你隔壁的約翰被同學欺負了,你覺得他遭遇了什麼問題?」 這種提問方式還是能從困難點切入, 這是一個比較溫和而且容易想像的角度, 這種練習可以讓孩子去思考別人的難處,那麼離提供幫助的那一步就已經不遠了。

綜觀今天所提到的親子問題,不論你是這其中的家長或是孩子,你或許都可以發現幾個共同點。在親子關係中,無盡的起伏波折,關係中時有煎熬時有甜蜜,給予足夠的聆聽,而不是以愛之名的情緒勒索,親子互動是斷互相成長的過程。而非一高一低的絕對權力。

...............................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

推薦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