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的訓練機構的課程並未中斷,只是改成下午班。空出的上午時間則可寄讀托兒所。於是我們就開始幫尚軒找幼稚園。
沒想到找個幼稚園也如此困難。夫妻倆就這樣幾乎找遍了高雄整個小港區大大小小三十幾家的幼稚園。但結果就是吃了各式各樣的閉門羹,令我們深感挫折。
儘管我們可以理解因為尚軒這樣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甚且過動。托兒所擔心會影響其他孩子的上課與管理。但還是難過的是,為什麼不能試著接納自閉症的孩子呢?若他們無法回到正常教育體系,那是否注定永遠會淪為教育外的邊緣人?
也許天無絕人之路。我遇到了鄭玉燕園長。
進入所裡試讀時,尚軒依然地好動、注意力不集中。自閉症的症狀層出不窮。可以理解,托兒所裡學生也多,尚軒又坐不住,老師不可能放過多的注意力在尚軒身上。但托兒所裡的老師還是很有愛心,只要有空就會特別教導尚軒。
那段時間,托兒所上午的兩個多小時課程,好動的他完全坐不住,然後可以大中小班、乃至幼幼班都跑遍了。奇妙的是,他像是受到音樂或歌聲的召喚,總是流連徘迴在上唱遊課的教室,無論哪個年級。所以只要找不到人,但到唱遊課的班級就可以發現他的存在。有句廣告是:「我不在咖啡館,就是在往咖啡館的路上」。將咖啡館改成唱遊班,就是尚軒的托兒所期間的寫照。
有一次,我去接他回家,常受到尚軒捏掐的鄭園長不僅不以為忤,還突然告訴我說,她發現每次彈琴的時候,尚軒的手指好像都會跟著舞動,一副在演奏彈琴的樣子。我聽了覺得很好奇。園長認為孩子可能有些天份,至少興趣不低,就建議了我們送他去學鋼琴。
「學鋼琴?」回家後,和先生說了園長建議,兩人忖思著:這孩子坐不住,且上了托兒所後才剛學會一些兩個字的語詞而已,怎麼溝通?怎麼學琴呢?
那時,我們也聯想到在襁褓的尚軒。因為先生喜歡聽音樂,也特地為他買了好幾卷錄音帶,就每天播放給他聽。這似乎是他音樂的啟蒙,因為他似乎也很喜歡,總對錄音機裡發出的聲音特別專注。
也許天無絕人之路。我遇到了鄭玉燕園長。
進入所裡試讀時,尚軒依然地好動、注意力不集中。自閉症的症狀層出不窮。可以理解,托兒所裡學生也多,尚軒又坐不住,老師不可能放過多的注意力在尚軒身上。但托兒所裡的老師還是很有愛心,只要有空就會特別教導尚軒。
那段時間,托兒所上午的兩個多小時課程,好動的他完全坐不住,然後可以大中小班、乃至幼幼班都跑遍了。奇妙的是,他像是受到音樂或歌聲的召喚,總是流連徘迴在上唱遊課的教室,無論哪個年級。所以只要找不到人,但到唱遊課的班級就可以發現他的存在。有句廣告是:「我不在咖啡館,就是在往咖啡館的路上」。將咖啡館改成唱遊班,就是尚軒的托兒所期間的寫照。
有一次,我去接他回家,常受到尚軒捏掐的鄭園長不僅不以為忤,還突然告訴我說,她發現每次彈琴的時候,尚軒的手指好像都會跟著舞動,一副在演奏彈琴的樣子。我聽了覺得很好奇。園長認為孩子可能有些天份,至少興趣不低,就建議了我們送他去學鋼琴。
「學鋼琴?」回家後,和先生說了園長建議,兩人忖思著:這孩子坐不住,且上了托兒所後才剛學會一些兩個字的語詞而已,怎麼溝通?怎麼學琴呢?
那時,我們也聯想到在襁褓的尚軒。因為先生喜歡聽音樂,也特地為他買了好幾卷錄音帶,就每天播放給他聽。這似乎是他音樂的啟蒙,因為他似乎也很喜歡,總對錄音機裡發出的聲音特別專注。
還記得,只要我忙的時候,把他放在嬰兒床或學步車裡,將他推到音響前面放音樂給他聽,馬上就能讓他安靜下來。奇妙的是,引起他關注的好像也不只是音樂,同時也很專心的在看著音響的面板。那時我們只覺得有趣,而且能讓孩子安靜不哭鬧,當時就覺得他對音樂相關的事物似乎很感興趣。
我們好奇著,到底是音樂、還是音樂形成的「聲音」,吸引了他?那時也不確定。因為聲音對他也好像特別有吸引力。更特別的現象是,儘管他後來的表達明顯出現障礙,但他對音樂聲倒似乎頗有反應。當時只想著:若真如想像,或許從早療來看,洋溢著聲音的音樂學習,如果有助於他的專注力提升,甚至是與外界的互動,那倒是值得一試。
在此期待下,便告知了園長,只要有老師願意收尚軒為學生,我們願意讓他學習鋼琴。因為被拒收的經驗不少,也想著得先通過老師的認可,學琴才能付諸實現。幸蒙園長的熱心,順利找到了鋼琴老師,就此開啟了孩子的音樂之路。
我們好奇著,到底是音樂、還是音樂形成的「聲音」,吸引了他?那時也不確定。因為聲音對他也好像特別有吸引力。更特別的現象是,儘管他後來的表達明顯出現障礙,但他對音樂聲倒似乎頗有反應。當時只想著:若真如想像,或許從早療來看,洋溢著聲音的音樂學習,如果有助於他的專注力提升,甚至是與外界的互動,那倒是值得一試。
在此期待下,便告知了園長,只要有老師願意收尚軒為學生,我們願意讓他學習鋼琴。因為被拒收的經驗不少,也想著得先通過老師的認可,學琴才能付諸實現。幸蒙園長的熱心,順利找到了鋼琴老師,就此開啟了孩子的音樂之路。
原只以為是孩子無聊好玩的舉止而已,但後來發現計算機上按出了許多的數字。而且看起來似乎有些意義,並非隨意亂按。因先生會彈吉他,識得簡譜,對比下才發現,原來他是將聽到的音樂,隨著播放的段落,以數字敲出簡譜。這時他才五歲多,竟可在玩耍之餘,聽出簡譜,著實令我們訝異。
原本只是希望藉由學琴能安靜孩子的躁動靈魂,約束他的言行,做到一個懂常規大家能接受不排斥「禮貌的尚軒」,但卻意外看到的是另一個「音樂的尚軒」。
音樂就像魔法棒,輕輕對著尚軒一點,不僅改變了他,也改變了我們的日常,我們開始陪著他一路在音樂的世界裡探索、追求、沉浸,既遭受折磨、也享受榮光。
尚軒的音樂資質,在之後進入屏東教育大學專案就學時也獲得肯定。教導他木琴的程衛強老師甚至稱許說過,尚軒能背千首以上的樂譜,「幾乎是過目不忘了」,且在演奏上相當嫻熟。
與木琴的接觸,發現這孩子竟然可以在不同樂器間「跨界彈奏」,似乎遊刃有餘,這個偶然驚喜發現,也開啟了孩子接觸「十八般樂器」之路。
...........................................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