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

自閉症學生 國中升高中進路分析(以臺北市為例)龔瑀婷特教老師提供114.09.28

《自閉症學生國中升高中進路分析》的重點摘要

一、安置選項

  • 特教學校:如臺北特殊教育學校、文山特殊教育學校,課程著重生活自理、社交與未來就業能力(例:餐飲服務科、居家生活服務科)。
  • 高職特教班(服務群科):如士林高商、大安高工、松山工農等,主要科別有餐飲服務科、門市服務科。課程培養學生獲得一技之長,重視職能訓練
  • 專業技能班:每三年於七所學校開設一班,如銷售事務科、機械修護科、烘焙食品科、汽車修護科等。
  • 普通高中/技術型高中(舊稱高職):提供學術或技術導向課程,升學或就業皆可。

二、服務密集度與資格

2025年9月22日

餵食浪貓,帶給亞斯兒的正向能量/Julie文

一年前,我很想養浪貓,但家裡有人反對。於是我轉念想:不如就把附近的浪貓都當成我養的吧!從那時起,我和亞斯兒開始一起餵浪貓。

我們常帶著飼料和罐頭走遍附近街道、公園。孩子堅持要乾淨餵食,不留殘食,收拾環境。他的細心與紀律,讓我很佩服。

有一次,孩子堅持要走進更裡面的公園。我還嘀咕:「裡面哪會有貓?」結果真的出現一隻小貓!孩子替牠取名「皮卡丘」,因為牠快速又可愛。從那天起,我們風雨無阻去餵牠。

幾週後,皮卡丘已經會主動跑過來蹭我們。孩子很想領養牠,但考慮到家裡情況(住一樓、有失智長輩),最後還是只能餵養。

隨著皮卡丘長大,我們遇到第一個挑戰:結紮。志工帶來籠子時,孩子很生氣,他認為這樣不自然。那晚,爸爸花了一整晚安撫和溝通。後來我才明白,應該先和孩子說清楚。

2025年9月18日

當孩子「做不到的時候」,可給予的具體協助

父母常常心裡納悶:「為什麼我說了好多次,孩
AI繪圖

子還是學不會?」其實,並不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大部分是孩子做不到,有他們自己的困難。

特別是亞斯伯格症、ADHD、學習障礙(LD)等發展障礙的孩子,他們在努力上並不比別人少,但卻很不擅長察覺大人眼中「理所當然」的潛規則,或是話語背後的隱含意義。這也導致他們即使被提醒無數次,仍舊無法理解到底哪裡做得不好,因而感到困惑。

父母若能透過學習,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就能幫助孩子在社會技巧上慢慢進步。理解並接納孩子的特性,是讓他們更能應付人際與生活的重要起點。

理解孩子的基準,而非大人的標準

2025年9月16日

自閉症、ADHD、學習障礙的特徵和學習上的特殊表現/發展障礙完全自立手冊[學習篇]

ADHD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特徵是因注意力不足而容易分心,一旦想到什麼就會衝動地採取行動。無法積極地開始做該做的事,拖延傾向也是特徵之一。另外,ADD 除了沒有過動的情況,其他特徵和 ADHD 相同。

在學習上的特殊表現,容易出現錯誤,沒有辦法照預定計畫採取行動,不擅長決定優先順序,總是一直練習自己擅長的領域,無法長時間專注地練習無法把學習到的內容好好做成筆記,重要的測驗卻忘記帶東西。


 ASD 自閉症類群障礙的特徵是,自閉症、高功能自閉症及亞斯伯格症候群的統稱,和 PDD 廣泛性發展障礙的意思差不多。

在學習上的特殊表現,沒有辦法照預定計劃採取行動,不擅長決定優先順序,總是一直練習自己擅長的領域,不擅長提問,不擅長口試

LD 學習障礙的特徵是一種整體來說沒有太大的問題,但是針對某些特定的事物,極度不擅長的障礙。不擅長的事情因人而異,雖然無法閱讀或者是無法書寫的原因及程度也各有不同,但是這種無法閱讀、無法書寫的障礙被視為同一種障礙類型。

在學習上的特殊表現,會一個一個閱讀文字,導致無法理解單字以及文章的整體意思;不擅長默讀;書寫筆劃多的字有困難;容易把文字寫反,寫成鏡像文字。

ADHD / ASD / LOD 的「特徵」與「學習上的特殊表現」做成表格比較如下:

自閉症與ADHD在接收指示上的挑戰與解方/發展障礙完全自立手冊「商務篇」

發展障礙完全自立手冊「商務篇」,顧名思義,這是寫給有發展障礙者的工作須知。我梳理第二章中作者提供,設法「改善不擅長聽取指示」的內容說明,這本書是就業職訓班輔導員親自撰寫,所以確實記錄很多可行的做法。
AI繪圖


在職場或日常生活中,「聽懂並確實執行指示」對許多人來說似乎理所當然,但對於自閉症或 ADHD 傾向的個體而言,卻常常是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

ASD和ADHD有不同困難,不同盲點

對自閉症者來說,最大的挑戰在於「潛規則」與「模糊語言」。當指令沒有明文規範時,他們容易無法覺察隱含的意思,只能照字面理解。這使得含糊的表達或隱喻,常常變成一片混沌。

而對 ADHD 者而言,困難則多半出現在「衝動」與「專注不足」。當對方還在解釋時,他們可能已經插嘴或提前行動;覺得「我明白了」就直接開始做事,卻沒有再次確認,結果反而更容易出錯。

建議改善的方法是「隨聲附和」

在對話告一段落時,適時地隨聲附和,不只是為了自己記住內容,更是對對方的一種回饋:「我聽懂了。」這能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話被理解,也能減少誤解。

2025年9月14日

孩子的情緒出口在哪?初探向日葵學園、又一村與六合學苑設立目的、收受條件與服務內容

當家中的孩子面臨情緒或拒學困擾,家長們
總希望為他們找到一個能安心成長、學習的環境。

在台北,有幾個專門為這類孩子設計的園地,它們各有特色,能為不同需求的家庭提供協助。

本文將解析「向日葵學園」、「又一村(蘭亭書苑)」與「六合學苑」的服務內容,希望能幫助您更了解這些資源。

首先,我們用表格來快速比較這三個地方的主要異同:

項目 向日葵學園 六合學苑 又一村 (蘭亭書苑)  
設立
目的
協助孩子完成學業,在輕鬆氛圍下持續學習,最終取得畢業證書。 專收義務教育階段(國中、國小)的拒學學生,提供情緒行為專業支援 協助孩子完成學業,作為回歸學校前的中介復健過程。
收受
條件
日間留院,等同於住院。需經過見習與會談,孩子本人需明確表達「願意」。 需由東區特教資源中心轉介,且學生學籍需為台北市。高中生通常不收,除非是國中小曾服務過的舊生。 12~25歲罹患精神疾病、智能障礙、自閉症類群障礙、情緒障礙、懼學之青少年,由門診醫師轉介又一村醫療團隊評估,通過後入班。

【親師、師生、親子,宜共學、共進、集體共好!!】

一個班若有25個學生,那麼老師要照顧的不只是25個孩子。

導師其實會收到25個不同的家庭或社會的期待。每個人都有機會遇到國籍不同,單親。貧富差異。信仰不同。隔代教養。偷竊。家暴。身分階級等等不同的社會文化...

『孩子在學校會受到數十人影響,所以回家和在學校表現大相逕庭。』

有的孩子在學校壓抑,回家大爆炸。有的孩子在學校受不了刺激常常情緒失控,回家回到舒適圈,又變成個小天使。

想想妳如果是老師,妳除了教導課業,灑掃進退,班級經營外,您還需要具備什麼知能?

推薦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