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4日

兒子可以用一般就業,穩定工作十年,為什麼還拿輕度自閉終生手冊證明?因為核發身心障礙證明制度改變,以及

兒子可以用一般就業,穩定工作十十年,為什麼還拿輕度自閉終生手冊證明?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政府核發身心障礙證明的方式改變,一個是兒子到現在34歲仍有求救困難

台灣的身心障礙證明制度,在2012年開始的把「身心障礙手冊」改成「身心障礙證明」。這個制度的重點是:由醫院鑑定後發給「證明」,不是「手冊」。有效期限最長五年。

整個換發過程從 2015 年到 2019 年分批完成。接著政府發現,有些人的障礙是「永久性的」,這些狀況不會改善,重新鑑定只是增加困擾。

所以在 2021 年修法後,若屬於「無法減輕或恢復」的障礙,可以核發 「無註記有效期限」 的證明。換句話說,就是「不需要再五年一換」,「永久有效」。

另外我兒子還有「思考過度」以及「難以求助」「輸出困難」的問題。

幾年前兒子開刀,護理師問兒子的鼻塞狀況。每個問題兒子都思考很久,不知道該如何『正確解答』。以至於完全無法回答不說話。

我知道兒子卡關了,需要我介入解說了,於是詢問護理師 : 「請問回答不夠精確會怎樣嗎?」

2025年10月23日

日常生活中,如何訓練注意力?《過動兒教養終極典藏》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日常生活中,如何訓練注意力?摘自《過動兒教養終極典藏》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日常生活中,如何訓練注意力? 你或許對於如何訓練孩子的注意力感到無所適從,其實,注意力的練習元素常躲在日常生活的細節當中。對於 ADHD 孩子來說,注意力訓練應該是一場很有趣、很隨性,生活中處處皆可得的樂趣才對。


【祕訣 018】生活主題觀察 建議你從日常生活的主題觀察開始玩起。生活主題觀察遊戲會是很好玩的一件事,它能提升 ADHD 孩子對於生活周遭人、事、物的專注力、敏感度、觀察力、區辨力、創意力與認知理解力。出門前,記得與孩子討論並選定一項觀察主題,只要是任何你與孩子想得出來的內容都可以。

馬路生活觀察學,主題不拘。 天邊的雲朵、路上奔馳的車子,尋找讓自己覺得舒服的廣告招牌、圓形物、純白物,或 7-ELEVEN、全家、OK、萊爾富飲料區中形形色色的罐裝瓶身等。

• 豔陽天,與孩子一起觀察路上行人形形色色的遮陽方式。無論是走在騎樓,或是拿著洋傘、報紙、包包遮陽,當然也包括小摺騎士的遮陽武功。下雨天,與孩子一起觀察路上行人所持各式各樣、五花八門的雨傘,也包括其他想得出來的遮雨方式。

• 捷運站或公車前,與孩子一起觀察每個人等候車子到站時的臉部表情。比如微笑、嘟著嘴、表情僵硬、眼神凝視遠方或低頭不語等,當然也包括各種身體姿勢;或觀察大家都在做什麼事,如專注聽著 Podcast、用藍牙耳機講電話、三三兩兩聊天或把玩手機裡的遊戲等。


【祕訣 019】大賣場注意力遊戲 生活中,處處是練習,尤其大賣場更是進行注意力訓練最好的地方。大賣場有著分類清楚、空間大、能同時認識一系列物品與歸類方式等優點,適合你一邊購物,一邊讓孩子練習注意力。

• 視覺注意力搜尋。 走至飲料區前,告訴孩子:「幫媽媽找一瓶九百三十毫升的全脂瑞穗鮮乳。」放手,讓孩子多幫你。你也可以讓孩子練習各就各位,放回原處,例如:「幫媽媽把這些飲料放回去,下次再買。」讓孩子將購物推車中的可樂、汽水、咖啡、巧克力牛奶等放回原處。

• 聽覺注意力/記憶廣度練習。 例如,你可以告訴孩子:「等一下幫媽媽拿一瓶一千毫升的義美無加糖豆奶、兩瓶五百毫升的泰山 EX 強氣泡水,和三個統一布丁。」練習的難度,視多久前告訴孩子而定(例如:三分鐘前或十分鐘前),以及視孩子走至飲料區的距離長短而定。

• 視覺注意力及配對練習。 例如:「你幫媽媽拿廣告 DM 上這一瓶。」請用手指給孩子看,並讓他帶著 DM 去找。

• 注意力搜尋及數字比較。 例如:「幫媽媽找一瓶較新鮮的光泉鮮奶。」讓孩子在飲料區前進行兩兩比較。請記得先讓孩子具備辨識日期、數字的能力,及具備比較日期先後的能力。

以此類推,除了飲料區,大賣場裡還有許多好玩的地方。與孩子一起腦力激盪,看看還有沒有其他注意力練習的新玩法。


【祕訣 020】烘焙注意力披薩 你也可以依照孩子的年齡與能力,組成並烘焙出屬於他日常生活中的「注意力披薩」。注意力練習,一定要動手做

• 注意力有時就像塊披薩的餅皮,你可以任意在餅皮上放置各種你想要的佐料,例如:記憶、視覺空間、手眼協調、問題解決、理解或邏輯思考等,組成你要的練習內容,就像一張張的注意力披薩。

• 你可烘焙一塊連連看(dot to dot)、迷宮(maze)或字母搜尋(word search) 等紙筆練習,或者來幾塊不同片數的拼圖披薩。

• 運用撲克牌,玩一玩配對的空間記憶。

• 點一塊相同與差異(俗稱「大家來找碴」),提升孩子的視覺搜尋及辨識能力。

• 來一塊書本躲貓貓,讓孩子在書本中找出你要他搜尋的圖案或文字。

• 拿出彩色筆與著色本,在五顏六色之中,孩子的持續性注意力也能有所提升。

• 給張圖,給個實物,杯子也好,蘋果也罷,讓孩子透過仿畫、素描成為大師。

• 來一塊黑色尋寶袋,讓孩子的觸覺能夠脫穎而出

• 來一塊玩具迷航記,考一考孩子的注意力與記憶,想想哪個玩具消失不見了。

• 來一塊鏡頭與專注的訓練,讓孩子透過照相,練習聚焦

• 來一塊音樂演奏會,讓孩子隨著音樂節奏打節拍,訓練音感與聽覺注意力。

• 來一塊閱讀導讀,限時限量讓孩子說關鍵、談重點

讓孩子充當美術館導覽員,對於眼前的名畫或照片來一場現場解說。

• 孩子的胃口如果夠大,你也可以來一塊數獨(Sudoku)披薩,也能烘焙出孩子的注意力。
..........................

本文摘自《過動兒教養終極典藏

2025年10月21日

當發現孩子疑似為自閉兒/《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以下文字摘自當發現孩子疑似為自閉兒/王意中臨床心理師《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


【祕訣 164】「大隻雞慢啼」禁止

許多父母、祖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往往從孩子會不會說話,當作發展判斷的指標。有時孩子正值一、兩歲多的幼兒階段,你可能還抱持一絲希望,等待他日後能順利開口說話
但千萬不要踏入「大隻雞慢啼」的期待與陷阱,許多遲緩兒往往就這樣被錯過。如果大隻雞最後不啼,怎麼辦
【祕訣 165】關鍵發展指標
除了說話及語言能力是否出現這件事,建議家中有嬰幼兒的父母,嘗試留意孩子下列的關鍵發展指標
如果你發現孩子對於你的表情、說話、肢體互動或情緒沒有明顯反應,也不感興趣
如果你發現抱著孩子時,卻感受不到他與你的情感交流及互動(這種感覺有如抱著木頭般)
如果你發現孩子的眼神常逃避與人接觸,甚至有所需求時,也不會主動回應,無論是語言、手勢或眼神
如果你發現孩子感興趣的物品或食物被你取走時,他卻總是輕易放棄,頭也不回地離開,不帶任何情緒表情,或情緒反應過度強烈而尖叫

2025年10月17日

花媽卓惠珠近期演講舉辦活動訊息(2025/10/17更新)

【公告】花媽卓惠珠因為個人行動不便因素,自114年起,演講邀約僅接受【視訊演講】。若有其它事宜,請私訊臉書或電郵
 zoracho@gmail.com 或 FB 。( 認識花媽 。花媽最新自辦活動

花媽卓惠珠近期演講   ( https://bit.ly/3jcAvIj ) 我個人期待能讓台灣社會對隱性障礙者家庭的需求能更被了解,甚至得到協助。以下是我最近的活動和演講行程。
........................................
10/19(日)14:00~16:30 與花媽實體QA~用AI幫助親子/親師教養。地點: 新北市樹林星願協會(近捷運迴龍站 )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820503040544284/

114/11/01(六)09:00-12:00廖芳珍老師《情緒要辨識引導:從穩定到共情的雙向成長》視訊有可觀看錄影回放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Ydwo5jWErpkSJo9X9

11/06(四)19:30-21:00大專及就業問題免費視訊QA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341974627353600

114/11/13(四)09:00-12:00提恩如老師《當自閉與過動共存時:你的可使用策略及理論》視訊有可觀看錄影回放報名表單: https://forms.gle/GYGaHNA7GTj7NJJH7

114/11/19(三)9:30-11:00新竹家庭教育中心/隱性障礙的理解與應對(視訊)

114/11/29(五)徐國峯09:00-12:00《身處多元社會所面臨的訊息辨識技巧:如何與隱障孩子討論五花八門的世界》視訊有可觀看錄影回放報名表單: https://forms.gle/A519q4KQhaA2iZiy7

114/12/13(六)14:00-17:00教育QA老師們餐聚(成員內定)

2025年10月13日

《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王意中臨床心理師/當孩子出現自慰

當孩子出現自慰行為時,家長老師可以這麼做

【祕訣 066】發乎自然

首先,必須說明,自慰行為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很自然,且是必經的過程之一,對於青春期的自閉兒,也是一件發乎自然的事

但對自閉兒父母或老師來說,真正困擾你的,往往在於自慰出現的時間點不對、場合不當、頻率過高,或孩子太過專注於自慰這件事,讓你總是處於尷尬或陷入不知所措的困境。


因此,在因應自閉兒自慰這件事,重點在於如何讓這些行為出現在適當的時間與地點,以及維持適度的頻率。

2025年10月8日

什麼是「神經多樣性」?自閉症、ADHD、妥瑞氏症的常見迷思與專業解析/Matt Lerner

文摘: 我是 Matt Lerner,一位專注於神經多樣性領域的研究學者。近年來,隨著網路資訊的普及,關於自閉症(Autism)、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妥瑞氏症(Tourette's)等議題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然而,資訊洪流中也充斥著許多迷思。

我將根據社群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為大家釐清這些神經多樣性狀態的真正意涵、常見症狀,並探討一些常見的誤解。


什麼是「神經多樣性」?

請記住,神經多樣性並不是一個正式的臨床診斷,它並不存在於《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中。這是一個從社群中發展出來的詞彙,用來描述大腦運作方式異於常態一整套差異

它指的是人們在感知世界、互動、存在於世界上的方式有所不同,這種差異可能導致他們更難以與主流的、被視為「神經典型」(Neurotypical)的社會環境同步或連結。它是一個用來包容這些不同群體的描述性詞彙


自閉症(Autism):理解核心特徵與「社交偽裝」

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的核心特徵可以歸納為兩大類:社交溝通方面的挑戰,以及受限和重複的行為及感官議題

1. 核心特徵:社交與感官

  • 社交溝通挑戰 包括早期的語言發展困難,以及更細微的社交挑戰,例如難以協調社交互動、交朋友、維持眼神接觸、解讀非語言線索或理解社交的細微差別。

  • 受限和重複的行為 這可能表現為對特定主題的強烈、受限興趣(例如對恐龍或火車的知識有百科全書式的了解),或重複性行為(如反覆推動玩具車、或不斷重複某些詞語或短語,即仿說)。

2025年10月7日

《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教我們分辨自我刺激的類型

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教我們分辨自我刺激的類型

自我刺激通常可以依孩子所專注的感官刺激,區分為視覺型、聽覺型、味覺型、嗅覺型、觸覺型、前庭的自我刺激等。有時,甚至出現自我傷害的行為模式。


視覺型自我刺激
例如孩子反覆開關電燈,並注視著光線明暗變化;喜歡觀看旋轉或閃爍的燈光;斜眼注視或傾向以特定角度觀看東西;注意陰影或光線折射;專注於眼前晃動的手指;搖晃玻璃瓶裡的水波紋;或專注於馬桶的沖水漩渦、電子時鐘的數字跳動等變化。

聽覺型自我刺激
例如用手輕輕撥弄耳朵,並專注在撥弄聲;書本翻閱的聲音;喜歡物品摩擦聲;敲打物品發出聲音;喜歡聽玻璃破碎的聲音;喜歡重物從高處往下摔所發出的撞擊聲;或喜歡用手撥弄玩具箱裡的玩具,並仔細聽物體碰撞的聲音等。

推薦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