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

《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王意中臨床心理師/當孩子出現自慰

當孩子出現自慰行為時,家長老師可以這麼做

【祕訣 066】發乎自然

首先,必須說明,自慰行為對於孩子的成長是很自然,且是必經的過程之一,對於青春期的自閉兒,也是一件發乎自然的事

但對自閉兒父母或老師來說,真正困擾你的,往往在於自慰出現的時間點不對、場合不當、頻率過高,或孩子太過專注於自慰這件事,讓你總是處於尷尬或陷入不知所措的困境。


因此,在因應自閉兒自慰這件事,重點在於如何讓這些行為出現在適當的時間與地點,以及維持適度的頻率。

2025年10月8日

什麼是「神經多樣性」?自閉症、ADHD、妥瑞氏症的常見迷思與專業解析/Matt Lerner

文摘: 我是 Matt Lerner,一位專注於神經多樣性領域的研究學者。近年來,隨著網路資訊的普及,關於自閉症(Autism)、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妥瑞氏症(Tourette's)等議題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然而,資訊洪流中也充斥著許多迷思。

我將根據社群中最常被問到的問題,為大家釐清這些神經多樣性狀態的真正意涵、常見症狀,並探討一些常見的誤解。


什麼是「神經多樣性」?

請記住,神經多樣性並不是一個正式的臨床診斷,它並不存在於《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中。這是一個從社群中發展出來的詞彙,用來描述大腦運作方式異於常態一整套差異

它指的是人們在感知世界、互動、存在於世界上的方式有所不同,這種差異可能導致他們更難以與主流的、被視為「神經典型」(Neurotypical)的社會環境同步或連結。它是一個用來包容這些不同群體的描述性詞彙


自閉症(Autism):理解核心特徵與「社交偽裝」

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的核心特徵可以歸納為兩大類:社交溝通方面的挑戰,以及受限和重複的行為及感官議題

1. 核心特徵:社交與感官

  • 社交溝通挑戰 包括早期的語言發展困難,以及更細微的社交挑戰,例如難以協調社交互動、交朋友、維持眼神接觸、解讀非語言線索或理解社交的細微差別。

  • 受限和重複的行為 這可能表現為對特定主題的強烈、受限興趣(例如對恐龍或火車的知識有百科全書式的了解),或重複性行為(如反覆推動玩具車、或不斷重複某些詞語或短語,即仿說)。

2025年10月7日

《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教我們分辨自我刺激的類型

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王意中臨床心理師,教我們分辨自我刺激的類型

自我刺激通常可以依孩子所專注的感官刺激,區分為視覺型、聽覺型、味覺型、嗅覺型、觸覺型、前庭的自我刺激等。有時,甚至出現自我傷害的行為模式。


視覺型自我刺激
例如孩子反覆開關電燈,並注視著光線明暗變化;喜歡觀看旋轉或閃爍的燈光;斜眼注視或傾向以特定角度觀看東西;注意陰影或光線折射;專注於眼前晃動的手指;搖晃玻璃瓶裡的水波紋;或專注於馬桶的沖水漩渦、電子時鐘的數字跳動等變化。

聽覺型自我刺激
例如用手輕輕撥弄耳朵,並專注在撥弄聲;書本翻閱的聲音;喜歡物品摩擦聲;敲打物品發出聲音;喜歡聽玻璃破碎的聲音;喜歡重物從高處往下摔所發出的撞擊聲;或喜歡用手撥弄玩具箱裡的玩具,並仔細聽物體碰撞的聲音等。

2025年10月5日

高中畢業後的方向:升學與就業資源一覽

在邁向高中後的階段,對每位學生來說,無論是升學或就業,都是人生新的起點。 對身心障礙學生而言,除了「一般升學管道」,政府也設有「特殊學生升學途徑」與多元支持方案,讓每個孩子都有合適的舞台。

一、升學方向

(一)特殊學生升學管道

1. 身心障礙升大專院校甄試

  • 入口網站https://cis.ncu.edu.tw/EnableSys/home

  • 報名資格: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或教育鑑定證明

  • 考生類別:分為七組
    視障、聽障、腦性麻痺、自閉、學習障礙、肢體障礙、其他障礙組

  • 報考組別:大學組、四技組(考科與一般考生一致)

  • 招生名額:依各校公告,每年略有不同

2. 身心障礙單獨招生

  • 入口網站https://www.sen.edu.tw/(特教通報網)

  • 報名資格: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或教育鑑定證明

2025年9月28日

自閉症學生 國中升高中進路分析(以臺北市為例)台北市特教老師提供114.09.28

《自閉症學生國中升高中進路分析》的重點摘要

一、安置選項

  • 特教學校:如臺北特殊教育學校、文山特殊教育學校,課程著重生活自理、社交與未來就業能力(例:餐飲服務科、居家生活服務科)。
  • 高職特教班(服務群科):如士林高商、大安高工、松山工農等,主要科別有餐飲服務科、門市服務科。課程培養學生獲得一技之長,重視職能訓練
  • 專業技能班:每三年於七所學校開設一班,如銷售事務科、機械修護科、烘焙食品科、汽車修護科等。
  • 普通高中/技術型高中(舊稱高職):提供學術或技術導向課程,升學或就業皆可。

二、服務密集度與資格

2025年9月22日

餵食浪貓,帶給亞斯兒的正向能量/Julie文

一年前,我很想養浪貓,但家裡有人反對。於是我轉念想:不如就把附近的浪貓都當成我養的吧!從那時起,我和亞斯兒開始一起餵浪貓。

我們常帶著飼料和罐頭走遍附近街道、公園。孩子堅持要乾淨餵食,不留殘食,收拾環境。他的細心與紀律,讓我很佩服。

有一次,孩子堅持要走進更裡面的公園。我還嘀咕:「裡面哪會有貓?」結果真的出現一隻小貓!孩子替牠取名「皮卡丘」,因為牠快速又可愛。從那天起,我們風雨無阻去餵牠。

幾週後,皮卡丘已經會主動跑過來蹭我們。孩子很想領養牠,但考慮到家裡情況(住一樓、有失智長輩),最後還是只能餵養。

隨著皮卡丘長大,我們遇到第一個挑戰:結紮。志工帶來籠子時,孩子很生氣,他認為這樣不自然。那晚,爸爸花了一整晚安撫和溝通。後來我才明白,應該先和孩子說清楚。

2025年9月18日

當孩子「做不到的時候」,可給予的具體協助

父母常常心裡納悶:「為什麼我說了好多次,孩
AI繪圖

子還是學不會?」其實,並不是因為他們不願意,大部分是孩子做不到,有他們自己的困難。

特別是亞斯伯格症、ADHD、學習障礙(LD)等發展障礙的孩子,他們在努力上並不比別人少,但卻很不擅長察覺大人眼中「理所當然」的潛規則,或是話語背後的隱含意義。這也導致他們即使被提醒無數次,仍舊無法理解到底哪裡做得不好,因而感到困惑。

父母若能透過學習,調整自己的溝通方式,就能幫助孩子在社會技巧上慢慢進步。理解並接納孩子的特性,是讓他們更能應付人際與生活的重要起點。

理解孩子的基準,而非大人的標準

推薦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