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9日

教出殺人犯 Ⅰ、Ⅱ and 整理幾本與犯罪少年有關的書籍

「任何人小時候的家庭環境或多或少都有些問題。」這句話我不太能理解,我認為不論從主觀或客觀角度來看,我的家庭都很美滿。

我書讀得不錯,父母也常誇獎我。只是小學冬天的時候,我會用暖爐提高體溫計的溫度,裝病不去上學;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也偷拿過同學的文具好幾次

但我認為這只是放任自己的怠惰與物慾,並不是因為有什麼痛苦過往或遭受虐待。

老師您認為這又該如何解釋呢?

這篇文章是一名大學三年級的男學生(21歲)所寫的「課後心得」,姑且稱他為木下同學。

木下同學的文章包含了非常「危險」的內容,所謂危險內容就是他可能成為罪犯。我這麼說是因為他雖然認為自己家庭美滿,小時候卻出現問題行為,而且對自己問題行為的成因理解得非常表面。簡言之,他完全不了解自己,從犯罪心理的角度來看相當危險。從常理思考,真正在幸福美滿的家庭成長的人是不會出現問題行為的,所以他只是尚未覺察內心當中某些「重要的事」罷了。

他的問題行為有兩個:「不去上學」和「偷拿文具」。

為何他非得要用暖爐假裝發燒也不去(不能去)上學?為何他要偷拿同學的文具數次?要找到答案必須回顧過去,直視內心,但他卻理所當然地將問題歸咎於怠惰與物慾,這完全說不通。

萬一他直到出了社會還是不了解自己呢?我再重複一次,最糟的情況是他可能成為罪犯。以下我先假設最糟的情況,並具體說明原因。

木下同學的問題行為有一個共通點,就是用了「不會被拆穿的方法」。不論是不去上學還是偷拿文具,頭一次做的時候應該會有罪惡感
「我用暖爐偽造溫度計的讀數,會不會被發現啊?」
「我偷偷拿走同學的東西,這樣對嗎?」內心肯定會擔心害怕。

但要是「不會被拆穿的方法」奏效了,心態便會開始轉變:「太好了,沒被拆穿。」一旦獲得「成功體驗」,自然會想再試一次。

當成功次數愈來愈多,罪惡感便逐漸淡去,問題行為也隨之加劇,可能從偷同學文具變成偷竊店裡的商品。而一旦又讓他成功得手,便會開始鎖定更昂貴的商品,一步一步踏上通往重大事件的「階梯」,這就是典型的犯罪模式。

我(岡本茂樹)再進一步假設最糟的犯罪往下說明。以闖空門行竊為例,闖入空無一人的家中尋找值錢物品時,萬一恰巧碰上屋主回家,屋主肯定會大吃一驚並且放聲大叫,而犯人被屋主的尖叫聲嚇得腦中一片空白,隨手拿起房裡的花瓶或菜刀殺死屋主,從竊盜引發更嚴重的罪行就是強盜殺人。以為自己家庭美滿的人,最後卻變成奪人性命的兇手。

雖然我是假設最糟的情況,但確實有受刑人就是這麼入獄的。

唸完木下同學的心得後,我對他提出我的「假設」:「你小時候是不是有過無法坦誠說出自己感受的經驗?」我之所以如此假設,是因為他沒有向父母提出請假的要求。他之所以不去(不能去)上學,一定有他自己的「理由」,但是他不說(不能說),選擇默默造假溫度計讀數。不僅如此,還多次偷拿同學的文具。為什麼他不向同學表達「你的文具好棒喔,我也好想要」,而是選擇默默偷走呢?


以下整理本部落格曾推薦過的,與犯罪少年有關的書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歡迎您提供意見看法,

推薦閱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